來了,所以京兆這裡一早就被趙偲安置了一廂的兵力把守。
一廂是多少兵馬?北宋一百人為一營,五營設一都,五都為一軍,十軍便是一廂。如此一廂便是兩萬五千人。用如此多的馬兵守一個京兆府,差不多也算是重兵駐守了。
反觀童貫所謂的太子親軍,這支軍隊童貫一共設了兩廂的兵力組建,加之另外還有專門負責後勤的人馬,也就是這支太子親軍的實際兵力有六萬餘人。六萬餘人,對外宣傳就是十萬大軍。在這兵力基本靠吹的年代,六萬兵馬沒說成二十萬大軍這證明童貫還算是個實誠人。
太子親軍從字面上看似乎這是一支以太子為主要領導人的軍隊,但實際上這支軍隊一共分為兩廂,分別由韓世忠和童武領導。童武是童貫的義子,又經過樑薪的調教,今日早已非往昔那個容易衝動的熱血少年了。在回到西北邊軍的這幾年時間裡,童武跟隨著劉法四處征戰,建立過很多功勳。他的武功與謀略早已被西北邊軍的人所認可,所以此次擔當如此重任倒也沒有人多數什麼。
倒是韓世忠此人,他自十八歲應募從軍,中間也立下過許多汗馬功勞。在他還只是一個小隊長的時候韓世忠就曾爬牆衝進城池斬殺過一名敵軍頭領。當時西北邊軍的將領全都稱讚韓世忠勇敢,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當時种師道上報朝廷希望破格提拔韓世忠,但是童貫卻硬把他壓下來,只給他升了一級。
如今韓世忠在西北邊軍也呆了十多年,雖然建立過不少汗馬功勞但職位在之前卻也只是一個軍都虞候而已。卻不曾想,童貫此次有如此重大動作卻一下將他提拔成了軍都指揮使,一次性統領一廂兵馬並且肩負著整個西北邊軍未來發展大計的重任。
韓世忠如今也算是躊躇滿志,他跟隨著童武一起時雖然他的年紀比童武大,但是他將自身姿態放的很低,一路上都在和童武溝通交流各種行伍之事。尤其是對童武曾經跟隨過樑薪的經歷,韓世忠格外好奇,總是在閒暇的時候問童武當初那段時光的細節。
比如剛才,韓世忠又問起了童武對於梁薪的看法。童武回頭看了一下身後正在紮營計程車兵,發覺現在也沒什麼事,童武就在原地坐了下來。韓世忠也趕緊跟著童武一起坐下,準備傾聽童武對於梁薪的看法。
童武從地上拔了一根雜草拿在手中無意識的撕扯著,雙眼看著前方說道:“老師這個人其實並不像多數人傳言那樣剛正不阿,心地純善。他也好色、卑鄙,也有點無恥和不擇手段。但是他對於這一切從不隱瞞,凡是熟知他的人都知道他其實就是這樣一個人。
但是呆在老師身邊的人全都不會因為他好色、卑鄙、無恥以及不擇手段而討厭他,相反大家都很喜歡呆在他的身邊。他對自己的人很好,比如印二哥、林大哥以及過世了的梁三哥,他們原本都是隻是老師的下屬。自從和老師結義以後老師一直都從心底裡把他們當兄弟看。
當初梁三哥被鐵漠汗所殺時,老師原本已經逃走了。就因為他割捨不下梁三哥,最後居然不顧印二哥和王三石的反對又跑了回去。
在外人看來,可能大家會覺得老師是個貪戀權勢的人。實際上他絕非僅僅是貪戀權勢,他喜歡美人,卻從不以權勢搶奪,或許用花言巧語巧騙倒是有。他貪圖錢財,但是絕不是將手伸向那些平民老百姓,而是直接將目標盯在了那些貪官汙吏身上。他貪戀權勢,但實際上他貪戀的是權勢帶給他的種種便利,他從來沒有利用自己的權勢去欺壓誰,更多的倒是利用權勢欺負了一下那些囂張跋扈的官吏子弟名門闊少。另外大家都知道,他每多獲得一分權勢,天下百姓就會多一分福祉。
總的來說,老師在我心裡算得上是最尊敬的人。跟在身邊我雖然進入梁氏武堂學了一些兵法戰術以及拳腳功夫,但我覺得最珍貴的還是在老師身上學到的那些為人處事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