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主要的是,他們老家那一片兒,氣候環境都非常適合人參的生長。
這方面,倒是可以進行合作,就是不知道崔敏浩有沒有跳槽單幹的意思。
地板下面應該是地熱的,坐在上面,喝著參茶聊著天,還是非常愜意的。
期間,崔文姬拿著幾個小本子出來,請老崔簽名,估計都是送給她同學的。
老崔也笑著寫上自己的名字,還寫了諸如“學習進步”之類的話語,小姑娘非常開心。
閒聊之中,劉青山就問起崔金珠的情況,原來大學剛剛畢業,大學時候,學的是歷史專業,目前留校任教。
崔金珠好恭順地說道:“叔叔,我昨天也有幸去觀看了演出,非常精彩。”
他的學校,也給發了免費票,所以崔金珠也去了。
說完之後,又朝老崔笑著點點頭:“今天從學校出來,看到校園裡面,不少學生,都模仿您的那個騎馬舞呢,可惜要是能有配樂就更好了。”
劉青山也不由得心裡一動:“那也好辦,可以的話,就從演唱會里面,精選出幾首歌曲,出一本磁帶。”
劉青山並不知道,主辦方現在已經開始打這個主意,正和領隊高凌風進行商談呢。
南韓這邊,娛樂比較發達,所以商業嗅覺也都非常敏銳。
崔敏浩一家,跟娛樂界沒什麼交集,所以很快就轉移話題,崔金珠向劉青山說道:
“叔叔,我對大長今的那首歌曲很喜歡,是叫呼喚嗎?”
叔叔就叔叔吧,劉青山也很無奈,既然都當叔叔了,總得給侄子點建議吧。
於是劉青山說道:“金珠是學歷史的吧,其實以你的文學素養,可以寫一寫大長今的故事嘛。”
沒有別的禮物好送,劉青山就只能送一份比較文雅的禮物了。
崔金珠聽得眼睛一亮,不過隨即又遺憾地搖搖頭:“可惜,徐長今的事蹟,在史書上記載有限。”
“正是因為少,才好編嘛,才好創作嘛。”劉青山覺得這個大侄子的腦筋有點古板,像是個學歷史的。
沒看到,再過些年,那些戲說之類的,開始大行其道。
“叔叔說的是。”崔金珠態度是真好。
崔敏浩也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因為他比較瞭解劉青山,比較喜歡和別人合夥創作。
而且寫出來的東西,偏偏每一本都非常受歡迎。
他了解自己的兒子,學識方面沒的說,就是腦筋不大靈光,要是能得到劉青山的提點,那或許真能有所建樹。
於是笑道:“青山,你不用客氣,就像對待自己的子侄輩一樣。”
既然人家的老爹都這麼說了,劉青山也就不客氣了,把記憶中,電視劇大長今裡面的故事梗概,跟崔金珠講述一番。
崔金珠拿著筆,邊聽邊記錄,只是眉頭漸漸皺起,最後實在忍不住,打斷劉青山的話:
“叔叔,歷史上好像不是這樣的。”
連崔敏浩都看不下去了,敲了一下兒子的腦袋:“你怎麼就不開竅呢,這又不是寫歷史論文,這是故事,編故事懂不懂?”
別說,這下還真把崔金珠給開啟竅了。
他一邊聽,還一邊把劉青山講述的故事梗概,和當年李氏王朝的大背景大事件結合,又衍生出不少人物和情節,興沖沖地給劉青山彙報。
“對,就是這樣,這是一個勵志的故事,所以怎麼勵志怎麼來。”劉青山也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樣。
期間,女主人幾次過來倒茶,本想催促吃飯的,看到幾個人談興頗濃,尤其是自己的兒子,能得到高人的教誨,好像開竅了,機會難得,她也就沒催著吃飯。
“叔叔,我明白了,多謝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