栩栩如生。
更有一卷卷的古籍,全都裝在麻袋裡,連麻袋都沒有絲毫腐朽,更不好說裡面防水的油紙之類。
更多的則是一些瓷器和陶器,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可謂琳琅滿目。
“這肯定就是科茲洛夫當年埋藏的文物!”
魯先生激動地說道,短短一個小時的時間,他們就發現上百件文物,而且下面掩埋的還有許多,這麼大規模的,那肯定是不會差啦。
萬萬想不到,一場大風,他們卻因禍得福。
發現文物的地點,基本就在他們駐紮之地的下方,就算發掘的話,也不會發掘腳下,肯定就此錯過。
還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大夥先吃飯,吃完飯再幹,也有力氣不是!”劉青山在激動過後,就開始張羅起來。
隨著太陽顯露出來,風沙也徹底消失,大夥昨晚就沒吃飯,還真餓了。
“哈哈哈,吃飯吃飯,雖然有了這些精神食糧,但飯還是要吃的嘛。”夏教授眉開眼笑,總算是不虛此行啊。
別人都回到駐地這邊享用早餐,可是還有一位研究西夏文的專家李教授,卻坐在那裡不肯起來,似乎沒有聽到劉青山的招呼。
“李教授,吃飯啦!”劉青山又吆喝一聲,卻見那位李教授依舊一動不動。
“老李,有什麼發現?”夏教授等人也圍了上去。
只見李教授手裡拿著一卷古籍,正如飢似渴地讀著,整個人,已經完全沉浸到書中。
夏教授站到李教授身後,瞧著對方手上的古籍,然後瘦弱的身軀,也忍不住顫抖起來,因為他看到,古籍上的文字,竟然是用漢文和西夏文,兩種文字書寫而成。
這就相當於一本字典啊,有了這本書,就能徹底識別西夏文。
“哈哈,重大發現,老李,老魯,咱們找到了研究西夏文的鑰匙!”夏教授仰天大笑。
笑聲終於叫李教授也清醒過來,他小心翼翼地合上古籍,只見封面上,也是用兩種文字書寫。
上面的漢字是《番漢合時掌中珠》。
毫無疑問,這就是相當於古代的一本字典。
幾位教授興奮了好一陣,這才被叫去吃飯,吃飯的時候,那位李教授還難掩興奮地說道:
“大多數西夏文獻,都在俄國那邊,現在好了,有了這本掌中寶,咱們也能編寫自己的對照字典,不用再去那邊看他們的臉色。”
夏教授也連連點頭,使勁咬了一口餅子:“我覺得那下面肯定還埋藏著許多文獻,咱們要儘快運到蘭州。”
“不是應該運到首都嗎?”李教授和魯先生不樂意了,這是原則問題,必須說清楚。
夏教授卻依舊堅持:“我們省這邊,有專門的西夏博物館,而且這邊離我們那近啊。”
魯先生立刻反駁:“老夏你這麼說就不對了,要是從現在的行政區劃來說,這邊還是內蒙的地界呢,也不歸你們管。”
得,幾位老先生飯也不吃,先吵明白再說。
咳,劉青山輕咳一聲:“各位教授,我才是這次考察的資助人,而且按照最初的協議,發現的文物,雖然是歸屬於國家,但是必須放在我的博物館裡進行展出。”
幾位教授的目光一齊向他投射過來,令劉青山都倍感壓力。
夏教授嘆了一口氣,選擇了放棄。
是劉青山他們的隊伍拯救了他們,不然的話,他們師徒現在只怕已經……
魯先生和李教授也都無奈地搖搖頭,李教授鄭重地望著劉青山:
“劉總啊,我去過你的博物館,確實不錯,不過好像也沒法展出這麼多文物吧?”
劉青山嘴角微微翹起:“我準備在原來的博物館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