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自然知曉吳候苦心,然而吳候目光何故如此短淺矣。”
說到此處諸葛亮故作煩憂,可此話反而卻吸引了孫權的注意,孫權頓露不悅之色。
“臥龍先生此言實在令我不堪,又有何處短淺,還望先生言明。”
顯然孫權的語氣已然變了,從先前的平和開始逐漸轉變為了質問。
“我家主公醉酒題反詩之舉措,無非是藉此之意,討曹賊,此事雖已言明,人隱晦之間卻不再吳侯之意。”
“劉使君故此已由其意便是以吳侯聯盟,以驅曹賊矣,反詩不過是手段之一。”
孫權更加不爽:“可即便如此,玄德公也不當這般,實在令我無光啊。”
諸葛亮卻笑了:“如此我才言吳侯如此短淺,以吳侯之精明不難看出此筆是那曹操之計策。”
“如今你我兩家共同聯合討伐曹賊,方為至上之策,曹軍雖勢大卻仍懼我兩家。”
“只見此時有任何不妥之處,曹操都會信手拈來大做文章。”
“其目的只有一個,便是分化我兩家勢力,使我兩家互為結仇。”
“此聯盟大勢便不攻自破了。”
“如此伎倆難道吳侯不知嗎?吳侯非但未曾應對,反而將我主公軟禁。”
“於情,我孫劉聯盟,詣在真誠,詣在聯合,吳侯此舉極為不妥,恐有傷我兩家之心。”
“於理,此為曹操之計策,凡人即可識破,難道吳侯不知嗎?”
此言可以說在各個方面都已經將孫權的理論技術打破。
諸葛亮更用巧妙的生死完美避諱劉備在醉酒之中所提反詩之意。
更是把所有畫風的主動權全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使得孫權根本無處作答,事到如今也值得善罷甘休。
可自己終究是一方君侯。
且如今多方諸侯皆已敗露,劉表,公孫瓚,甚至袁紹等輩也早已覆滅。
沒有他尚且存在,仍然與曹賊對立。
難不成這一國之後卻又要被懟的啞口無言?
本來就極好面子的孫權現在更不可能就此善罷甘休。
奈何諸葛亮這言論確實言之有理,心中雖有不爽,卻又也只能忍著。
“可即便如此,劉使君也不當在此時醉酒提及那反詩之意,若是當真不成,那也是玄德功在先。”
“況且我怎不知道曹賊之意圖?故此才特將玄德安置妥當,使其養精蓄銳,日後對抗曹軍,方能逐漸成效啊。”
諸葛亮一聽微微一笑,隨即拱手做禮。
因為到此處他已極為了解孫權極好面子,身為一方諸侯的他更不可能輕易認錯。
一切說辭,不過就是讓他挽回自己的尊嚴而已。
可這般言論一出便意味著接下來便好過了。
“亮,心中自明。”
“也罷,如此便讓玄德公自如應對吧。”
孫權無奈作罷,但在此之時也值得先將話風言明,以免使那諸葛亮以為自己無處理論。
況且自己身為一方君侯,又怎會被此等人扼住眉目?
“既然劉使君身邊有臥龍先生輔助,我想日後應當不會再出現此等狀況了吧?”
“吳侯請放心,亮一定盡心竭力,更應當明言察查。”
諸葛亮深深作禮,既然孫權已經答應了自己釋放劉備解除了對他的軟禁。
那自己來此的目的自然已經達成。
此地不便久留,還是應當迅速返回柴桑和劉備共商大事才對。
“此間宴席實在令人愜意盎然,奈何亮還有重務在身,實在不便久留。”
“只得失陪了。”
孫權雖然心裡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