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使用類似用途的戟,岳飛所部也是密集陣型加長短戰斧神臂弓為核心。
冷兵器戰爭最後往往都是殊途同歸。
歐洲鐵罐頭和大宋步人甲,歐洲鋼弩和宋軍神臂弓,歐洲戰戟和宋軍的大斧棹刀,甚至就連戰錘,連枷之類最後都是殊途同歸,武器的外型可能不一樣,但用途都是一樣的,冷兵器的巔峰無非就是重甲,然後破重甲,只不過歐洲戰爭進化到這個地步要晚得多,而歐洲戰場進化到冷兵器巔峰時候,已經到了火藥武器發威的時代。
而楊豐不過是將其略微提前一點點,同時系統化規則化制度化,讓那些將領們個人經驗的積累,變成一套通用的戰術,另外給士兵開了一點信仰的外掛。
但這就足夠。
勇猛頑強計程車兵,密集的陣型,一個個互相配合的方陣,形成一片讓騎兵絕望的泥沼,無論正面進攻,側翼進攻,甚至騎兵穿插,結果都是陷入這個泥沼然後變成騎兵最不想幹的消耗戰,讓寶貴的騎兵甚至具裝騎兵,去和那些步兵炮灰互相消耗。
最終完顏母三路都無法突破。
而中路在完顏活女陣亡後士氣低落,同樣沒了突破韓世忠所部防線的希望。
實際上那邊正在遭遇宋軍的主動進攻。
因為那裡不僅僅有韓世忠,另外還有張俊。
完顏活女的死讓張俊所部士氣暴漲,他們可是种師中舊部,當初他們就是被完顏活女擊敗,這一次也算是大仇得報,而他們在韓世忠的南邊,實際上是依託沁河列陣。因為沁河已經進入汛期,暴漲的河水阻擋住側翼,沒有遭遇金軍進攻的張俊選擇主動出擊,沿沁河右岸列陣而前,從側翼威脅金軍,而沁河是斜插而下,他的進軍實際上是在壓縮沁河北岸整個戰場,將金軍一步步往北擠壓。
他也不是孤軍向前。
他的後面還有實際上是作為北岸戰場預備隊的劉光世。
這時候整個戰場分南北兩部分。
中間的分隔就是沁河,沁河北岸是宗澤,姚友仲,高師旦,韓世忠,張俊,而劉光世率領所部作為這個戰場的預備隊,隨時對各處進行增援,但實際上他幾乎毫無壓力,因為他已經可以肯定金軍衝不出來。
所以他乾脆加入了反擊。
話說他爹可是次輔,武將系統的老大,他得立功才行。
而沁河南邊的金軍實際上就洛索或者說完顏婁室。
他帶著兩萬後衛之前向東警戒宋軍,但此時也已經被劉,劉光國,張叔夜的兒子張仲奮,這御營司精銳的三個軍堵住,而就在同時南岸李彥仙的騎兵也已經乘船渡河,不過洛索和北岸戰場之間有懷州浮橋連線。
懷州至今被他們控制著。
這座城已經是戰場的核心,洛索是背城列陣,阻擋宋軍北上透過浮橋向北岸進攻。
張俊與劉光世聯軍向前推進,一旦堵到橋頭就會將洛索切出來,後者剩下唯一的渡河通道在沁河上游距離懷州還有近五十里,而且這時候李彥仙所部正在向金軍主力的尾部進攻,他和王彥的聯軍在昨天就收復孟州,如果他避開懷州從側翼直接北上,那麼北邊的渡河通道也將被切斷,洛索將變成孤軍在近十萬宋軍主力圍攻下覆滅。
明白局勢危險的完顏母,立刻親自率領近兩萬金軍南下迎戰張俊和劉光世。
至於粘罕,這時候已經前往天井關督戰,畢竟這才是最簡單有效的破局辦法。
沁河北岸。
金軍鐵騎挾海嘯怒濤般的馬蹄聲洶湧而至,千軍萬馬捲起漫天塵埃遮雲蔽日。
“穩住!”
張俊策馬陣前高喊著。
雖然他名聲很臭,但必須明白他的名將之名並不全是水分,還是以乾貨為主的,而此刻他帶領著包括了原本王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