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信以為真,便命將王伏寶擒至京都殺之。
王伏寶被押回銘州,聞說要殺,因而具疏辯解:故主高士興雖降幽州,但罪不及臣。陛下豈可聽信惡語中傷之言,自斷股肱手足耶?
竇建德不聽,下令開刀,冤殺王伏寶。由是將士心寒,此後戰常失利。
當時曹州孟海公聚集三萬精兵,佔據周橋城,搜掠黃河以南。武德三年十一月,竇建德親自率軍出征,渡過黃河攻之。
當時秦王李世民在洛陽與王世充激戰,中書舍人劉斌便對夏王說道:今唐據關中,鄭據河南,我據河北,鼎足三立,相互對峙。臣聞唐舉國以徵洛陽,持續兩年之久,洛陽緊急,而唐攻不懈。若王世充敗,則我必有唇亡齒寒之憂。依臣之計,不如暫舍孟海公疥癬之疾,先除大唐心腹之患。不如轉而援救洛陽,與王世充內外夾擊,敗唐必也。如唐軍退入關中,則鼎足三分局面既成,此當年魯肅聯合劉備以保江東之策也。唐軍既敗,鄭國罷弊,我可乘機滅之;復集中夏、鄭之兵,直入關中,長安即可唾手而得,此上之上策也。
竇建德聞而大喜道:善哉,真乃安邦定國之策也!
恰好這時,王世充派遣使者來至,向夏主竇建德求救。
竇建德允從其請,派職方侍郎魏處繪,到長安朝見唐高祖,請求解除對東都洛陽包圍。然後自己卻不撤兵,全力攻擊孟海公軍。
武德四年二月,竇建德攻克周橋城,俘獲宋義王孟海公。
孟海公到此地步,不得不取消王號,甘願稱臣,此一路隋末煙塵,至此亦告消散。
唐兗州總管徐圓朗聞說曹州已歸夏王,於是率眾叛唐,亦歸附夏王。竇建德大喜,乃留部將範願守衛曹州,親自帶領大軍,並孟海公及徐圓朗全部人馬,前來援救洛陽。
王世充聞之,感激涕零。
夏軍行至滑州,王世充行臺僕射韓洪早已接到東都命令,大開城門迎接。於是夏王兵過滑臺,進逼元州、梁州、管州,相繼攻克,大軍聚集於滎陽。
唐武德四年三月,秦王李世民率軍迎擊,與夏軍戰於武牢,初戰告捷,殺傷夏軍甚眾,並擒夏將殷秋、石瓚。
當時王世充弟王世辨就任徐州行臺,聞唐、夏大戰於虎牢關前,遂遣部將郭士衡帶數千精卒前往助戰,聽從夏王竇建德統一排程。
竇建德遂集中人馬十餘萬,號稱三十萬眾,駐紮於成皋,又在板渚修建營房,以示決戰。又派遣密使約請王世充,商定裡外夾攻之策。
兩軍相持六十餘日,夏軍雖然逼近武牢,但已是強弩之末,再也不能繼續前進。
秦王李世民見時機已至,遂效當年曹操官渡戰術,遣將軍王君廓帶領輕裝騎兵千餘人,繞到竇建德背後,襲擊其運糧隊伍。
由此出其不意,一戰而勝,並生擒夏朝大將張青特,盡俘其眾。
竇建德多次失利,又糧草被劫,由是軍心驚恐不安。此時夏軍上至將帥,下到士卒,在打敗孟海公時都已收穫頗豐,此時便即厭戰,皆欲想回洺州,軍無鬥志。
國子祭酒凌敬見此,入見夏王道:今因方敗孟海公,三軍厭戰思歸,若於虎牢決戰,其勢危矣。大王誠應全軍渡河北上,攻佔懷州河陽,並以上將鎮守;再親率大隊人馬擊鼓舉旗,跨越太行山,開進上黨,虛張聲勢,不與敵戰;急至壺口,驚擾蒲津,奪取河東,是為上策。若果如此,則河東無人防守,我軍萬無一失;又可擴地募兵,壯我聲勢;三是唐軍必隨後返軍自保關中,則洛陽之圍自解。此一舉三得,上上之策也。
竇建德聞言有理,準備採納其議。
王世充使者長孫安世聞說夏軍將欲北還,不知其中深意,生恐單憑鄭國無力抵擋唐軍,遂私下賄賂夏軍諸將,皆送給金銀珠寶,利誘其向夏王請戰,擾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