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讓劉備為之憂慮不已的,則是如何安置那些流民以及吳郡的錢糧是否會因此短缺。
這兩個問題……近乎無解。
劉備很清楚吳郡如今的耕地狀況幾近飽和,原計劃乃是一邊完善水利,一邊再安排流民開墾耕地,繼而形成一個良好的迴圈。
至於另一個問題,待李基看到簡雍安置流民反饋的糧食消耗,只覺得腦袋嗡嗡的。
難怪糜竺急得直跳腳,甚至中途就直接攔住李基。
再考慮到後續流民的數字只會不斷增大,恐怕原本足夠吳郡發展三到五年的錢糧,無須半年就會徹底消耗殆盡。
且在這半年間不能妥善安置流民,將這些流民轉化為真正的生產力,那麼吳郡官府面臨的只會是一個結果——破產與停擺。
因此,吳郡所面臨的問題歸根到底還是安置問題以及錢糧問題。
如若是處於明君當政的時期,這兩個問題朝廷自然會解決。
可惜,當今天子為了斂財不惜賣官鬻爵,如何願意為了賤民死活而大開國庫?
更何況朝廷前年方才掏空了國庫平定了黃巾之亂,更不可能會不惜耗費鉅額錢糧賑災救民了。
而完全不能寄希望於朝廷的情況下,李基只能將目光放在周邊的州郡官府之上,尤其是揚州之內的州郡。
揚州,地廣而人稀!
與中原的各州郡官府相比,對於接納流民顯然會有一定的積極性。
只是,這個時代整體的官場腐敗不堪,貪官汙吏橫行,便是那些懶政惰政的官吏都完全能稱得上是好官了。
在這種大環境下,李基顯然不能指望其餘州郡發揮什麼主觀能動性。
“毋庸置疑,吳郡短時間內安置不了如此巨大的流民數量,必須要進行一定程度的分流,藉由長江以南的水網便利,將流民進行分散安置。”
李基喃喃地道了一句,驟然覺得這對於今後的大業而言,或許會是一件意料之外的好事。
長江以南的發展在歷史之中歷經了三次人口大南遷,漢末三國至南北朝、安史之亂以及南北宋時期,每一次人口大南遷無疑都是一條鋪滿屍骸的道路。
相對而言,若是這一次操作得當的話,無疑將會是一場顯得溫和許多的人口南遷,繼而大大增大包括吳郡在內的長江以南的人口潛力。
人口基數,極其重要!
‘主公如今兼有揚州刺史的身份,名義上對於揚州各郡只有監督權,只可惜不像州牧那樣在大義上可以直接指揮命令其餘郡守,或許……派遣一說客,代表主公去遊說各郡?”
一念至此,李基的心中不由得為之一動。
以著劉備的名聲以及地位,揚州各郡郡守或會忌憚劉備插手於他郡,但必然不敢輕易拂了劉備的面子。
只要派遣一能言善辯之輩,遊說於揚州各郡,曉明利害,必能有所作為。
旋即,李基在腦海之中迅速地回憶起揚州各郡的郡守資訊。
九江郡守服虔,字子慎,善治經學,治政中庸;
丹陽郡守童恢,字漢宗,為人公正嚴明,多有關懷百姓之舉,然近期似已重病臥床;
廬江郡守陸康,字季寧,頗有才學,乃是吳縣陸家子弟,且李基到江東後就多有留意的陸遜兩歲乃其從孫,正跟於陸康左右;
會稽郡守郭異,字元平,此人傳聞乃是十常侍之一郭勝遠親,仗之有背景,到任之後行事可堪貪婪兇暴,多有魚肉百姓之舉,劉備多次以刺史身份彈劾之,無果;
豫章郡守……無!其情況與此前的吳郡相似,豫章郡守空置多年,豫章一郡上下幾乎由各個世家所把持空置。
頓時,李基就明白縱使派遣說客遊說於各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