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8部分

等等。這就是中小學的含義,大家是否明白?”

江萬里點點頭道:“陛下,臣明白。這樣就可以形成階梯狀的學生構架,能夠讀書識字的小學生最多,而進行專門研究的大學生則最少。這種模式和科舉也有類似之處,從秀才到進士舉人,一級一級的。”

“恩,愛卿說得不錯。首先,朕打算從我朝州府一級的地區開始,再往縣級,鄉鎮發展,學校則先從兩頭,也就是大學和小學開始,再往中學發展,江愛卿,這具體的工作就交給你們教育部了。”

“是,陛下,臣遵旨。”江萬里道。

我接著又對史巖之道:“軍事大學則會獨立於教育部,暫時先隸屬於軍務院吧。”

“是,陛下。”史巖之應道。

沈逸秋道:“陛下,那科舉是否保留?”

“科舉、書院等傳統教育都會保留。”

何基道:“陛下,要在全國開辦各類學校,目前的主要問題應該有兩點,一是經費問題,二是師資問題,這兩點陛下是如何打算的?”

“何愛卿說得不錯,經費和師資是開辦學校的兩大難點。對於學校的經費,朕會讓戶部撥出專款交給教育部統籌安排,以後朕打算會根據每年全國稅收的總額,提取一定的比例作為教育費用,同時,讓地方官府想法籌集一部分資金,也可以讓有善心的私人出資辦學,在貧窮的邊遠山區,還可以透過紅十字會,開辦希望學校。總之,開辦大中小學,是以朝廷為主,地方為輔,全民參與的一件重要大事,朕會將普及教育作為我朝長期的基本國策,首先會從普及小學開始。至於師資,從眼下的情況看,就更為困難了,我朝雖然文人甚多,但通曉自然科學的人才卻是太少太少,你們有何建議?”

何基道:“陛下,今我朝書院甚多,是否可以從這些地方招聘?”

“當然可以,只是書院中一樣缺少精通自然科學的先生教授。”

沈逸秋道:“陛下,臣有兩法。”

“愛卿,請講。”

“陛下,首先可以讓各地官府在當地選出有志於教育事業的年輕秀才們,集中送到臨安大學,由大學辦理短期培訓班,這就類似紅十字會採取的培訓法,當他們有了初步知識後,便可回去教授一些基礎課程,等到休假時,再來大學接受第二次培訓,如此迴圈,可以解決部分師資問題;其次是陛下前面提到過的,開辦師範學院,這點請江尚書將其作為教育部的首要事件。”

“恩,可行。對了,何愛卿。”

“臣在。”

“你抽空將臨安大學先生們的俸祿情況告訴下江愛卿,江愛卿則可以借鑑之,然後制定出今後我朝各級學校先生教授的俸祿標準,要讓有志於教育事業的先生們衣食無憂,更要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待遇會參照我朝之官員。”

“是,臣遵旨。”何基、江萬里同時道。

第290章 時鐘問世

第290章時鐘問世我沒有細算過這筆教育經費的數目,但我知道一定會是個天文數字。不過,無論多少,我都一定會投入,哪怕是動用先帝所留的財富,哪怕是從獅峰商行,從浦氏商行抽調出資金。比起何基、江萬里這些當代著名學者,我更加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一個國家的強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取決於大多數國民本身的素質。

錢啊錢,命相連,還真是沒說錯。

雖說今年的稅收預計能夠增加不少,但要花費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不說別的,就單是火槍、火炮的製作,就是一筆極為龐大的支出。

“有關師資的問題大家再想想,沈愛卿的方式可以採用,江愛卿,教育部在做計劃的同時,便可以在有條件的地區先行開辦學校,不要等一切條件都滿足後才進行,邊做邊摸索,邊做邊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