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9部分

。如今劉瑾被貶,錢寧喪權,正是河清海晏的好兆頭。只要再解決了韃靼邊患,大明將迎來盛世太平。

李東陽的夢想便是致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現如今這個夢想越來越接近實現,這讓他欣喜不已。

回想起先帝駕崩,新君即位的動盪,李東陽直是唏噓不已。

劉健致仕,馬文升致仕、劉大夏致仕、韓文慘死獄中。。。。。。

若不是謝慎力挽狂瀾,還真不知道現在朝野上下會被搞成什麼樣子。

想到八虎弄權,錢寧跋扈的場景,李東陽便是一陣心悸,不由得又對謝慎感激了幾分。

謝慎心情自然也不錯。雖然史並沒有徹底被改寫,但他多少發揮了穿越者的作用。

八虎中七虎還在,但領頭大哥劉瑾已經去南京守陵。江彬還在,可錢寧已經被貶到了南昌。

總的態勢還是好的,當徐徐圖之,也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啊。

“老大人高義,謝某佩服。”

謝慎由衷的誇了一句。對於李東陽,他還是很欽佩的。

在原本史中,劉健謝遷都在正德元年致仕,唯獨李東陽一人留下苦苦支撐。

有時候補鍋匠更值得欽佩,因為他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

“等這件事塵埃落定,某準備上書陛下,在全國範圍內重新丈量土地。”

謝慎這句話讓李東陽和謝遷驚訝不已,李首輔疑惑道:“好好的,怎麼要重新丈量土地呢?”

謝慎解釋道:“大明建國之初曾經在全國丈量過土地,行均田,留有《魚鱗圖冊》。如今已經過去百餘年,土地兼併嚴重,許多農戶早已失去了土地,不得不給地主做佃農,過著勉強果腹的日子。其土地兼併速度之快,絕不是僅靠買賣,而是鄉里族人向舉人、進士投獻土地以求免除稅賦造成的。”

稍頓了頓,謝慎接道:“此事若是置之不理,矛盾將會越積累越嚴重,最後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謝某的意思是,先在全國範圍內重新丈量土地,命地主將侵吞投獻的土地歸還回去。繼而推進田稅改革,將實物稅改為統一徵收銀兩,這樣保守估計我大明的稅賦都將翻番!”

李東陽沉默了片刻,嘆息道:“四明你說的不錯,這種情況一直都存在。但你想過沒有,為什麼百餘年來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呢。”

謝慎淡淡道:“人心使然。”

“對,人心使然啊。”

李東陽苦笑道:“且不說別人,便是老夫和於喬還有你四明,若是致仕回鄉不也是地主嗎?族人來投獻土地,難道我們能不受嗎?”

這便是問題所在了。

明代士大夫免除稅賦一條絕對是頑疾。

稅還好說,徭役這東西便更惱人了。

以至於在明朝後期出現了代替徭役的職業人。只要給他們一筆銀子,他們就可以代替僱主參加繁重的徭役。

謝慎想要進行稅賦徭役改革,用銀兩徵收代替實物徵收和徭役,為的就是提高效率。

不過最大的阻力就是來自於士大夫內部。

這些士大夫以詩書禮儀傳家,滿口的孔孟道德卻是最大的地主。叫他們把吞到口裡的肥肉吐出來談何容易。

謝慎雖然是內閣大學士,但僅靠他的力量是無法做到的。故而謝慎決定扶持一個群體以為助力,這個群體便是商賈。

。。。。。。

。。。。。。(未完待續。。)

第四百一十六章 謝慎的改革模式

商賈在大明朝並不算慘,但一直難以獲得頂層資源。

如果謝慎可以給他們這個資源,商賈未必不會投入謝慎的懷抱。

這個資源並不是指做官,明代並沒有規定商賈之後不能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