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的山水畫上,一邊喝茶一邊欣賞佳作似乎沒聽到他的請求似的,太田康資被這句話堵的很尷尬,還欲強言又被太田資正輕輕拉住,轉過頭看到自己的同族衝他搖搖頭,才醒悟到自己太倉促的提議反而起了反效果。
太田資正咳嗽一聲,笑著說道:“鎮府公殿下是名滿天下的武家名門。這些年討伐亂臣安定東國闖出諾大的威名使關東武士十分傾慕,我等太田氏本是清和源氏一流,榮膺扇谷上杉家的家宰,只因先祖道灌公為主家所暗害才生的反亂之心報復主家。
誰知引來惡賊北條氏闖入武藏橫行霸道,無故奪我領地驅我二人使我太田一族有家難回漂泊在外,幸而今度有鎮府公殿下願為幕府安定奔波,我等才北上越後來此求見鎮府公殿下想求一份恩典奪回家領,為此我太田氏願代代效忠鎮府公殿下。”
比起不到剛滿三十歲還不太成熟的太田康資,已年近四旬的太田資正不但有勇有謀,還精通文化講話的水平要高出許多。一番言辭把自家這幾十年的變亂給概括出來,成功的塑造出一個受主家侮辱而反叛的太田家形象。併為自己臨陣變節致使河越夜戰失敗的無恥行徑悄悄洗地。
太田資正玩的小花招瞞不過吉良義時的眼睛,這種在言辭裡玩花招的把戲在京都就見過不知道多少次,文化底蘊相對較差的關東再碰到一次到感到挺新鮮的,聽了會兒假裝在思考著他的提議,其實則是悄悄觀察這兩人的動作判斷他們的心理活動。
吉良義時並非道德潔癖者,也不是什麼衛道士,比起狠辣無情的手段可能比武田信玄還厲害,只不過喜歡好名聲不喜歡玩背信棄義的把戲而已,唯一可以稱得上背盟的舉動就是坑了把朝倉家,那還是他在盟約本身動手腳設下一個陷阱。
只規定兩家共分加賀而沒提及吉良家要是先奪取加賀的一半,再支援加賀一向宗阻止朝倉家拿另一半會是什麼樣的情況,這個小小的背盟讓朝倉家吃了個啞巴虧,想指責吉良義時也無從下手,因為他們自己說不定也存著這個心思,真扯起來絕對是佔不到任何便宜,更要提防吉良忍者在畿內煽風點火,把朝倉義景塑造成三好長慶那個頂風臭十里的模樣。
吉良義時點點頭說道:“兩位殿下思念故土,期望恢復舊領的心思可以理解,我上総足利家也在做南下關東的準備,既然兩位殿下有意為我上総足利家效忠,到不如就此前往上野國平井城聽候上杉彈正殿調遣,他是此次南下關東討伐軍的總大將,至於兩位殿下的這份忠誠,餘思索良久還是決心收下了,不過餘還是要把某些話先說出來免得兩位覺得我上総足利家不通情理!
幕府的法度森嚴決然不同於散亂的關東武家這一點一定要清楚,餘希望兩位電信愛對得起作為道灌公後裔的名號,發揮忠勇之心為幕府為餘盡忠職守,須知忠謹與否在於長久行動而非簡單的言辭保證,餘配下的譜代家老大河內氏也是你太田氏的同族一門,這一族為上総足利家效忠三百多年,相信兩位殿下應該明白身染汙名就更需要百倍的忠誠來洗刷的道理吧!”
吉良義時的要表達的意思很清楚,收你們做家臣不是不可以,只是你們的劣跡實在讓人不太放心,明明是關東的名門武家卻在關鍵時刻背叛扇谷上杉氏,在河越夜戰打到最緊急的時刻朝自己的主家捅了一刀,間接導致河越夜戰的全線潰敗,雖然這件事是太田康資的父親太田資高幹出的事情,基本與太田資正沒太大關係,可身為同族這個汙名還是要承擔的。
十幾年前的舊事被人當場提起還是很難堪的,尤其這兩個人一個是當事者的嫡子,當初還沒元服完全是個沒有影響力旁觀者。另一個還作為關東聯軍一方為扇谷上杉家奮戰過。被未來的主家不輕不重的質疑忠誠實在羞愧的幾乎要自殺。
不能怪吉良義時不照顧他們的顏面。而是太田家確實有一定的問題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