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趕做過世穿的壽衣,諸如鞋帽、褲褂、裙子等。一邊做著,一邊唸叨著老人的偌般好處來。動情處,唏噓一片。
酸杏安排茂林,找人做壽材,就是殯葬老人用的棺材。茂生遺傳了祖父輩的特有基因,對木工活之類一看就懂,一做就明白,便也加入到了替老人籌備後事的隊伍行列。
他們爬山越嶺,四處尋來粗大的樹木,拽到大隊院子裡,鋸解成木板。為防新鮮的木板潮氣過重,就在院子裡升起一堆火,反覆燻烤了一整天。待板子稍微乾燥後,再叮叮噹噹地合成一付棺槨。茂青到鎮子上買來油漆,把棺槨塗成了暗紅色。又請來振書,在棺槨前面的擋板上書寫了一個規整的大大的“壽”字。
在做這些事的時候,人們顯得非常精細而又有耐心。總是反覆比對修正,生怕出現一絲兒的疏漏。白日裡依舊上工幹活的人們,下工後,也都主動聚攏過來,搭個幫手,力所能及地尋一些事情來做。這個時候,每個人都很買力氣,是出自內心地認真來做,絕不是擺擺樣子給酸杏或是其他人看的。他們都是宋家女人親手從自己娘肚子裡掏出來的。對於這份恩情,村人看得很重。因而,在老人行將離世的時候,儘可能多地出一些力氣,還一份情意。
木琴的任命令是在一個上工集合的早晨,由茂林對眾宣佈的。酸杏沒有親自出面宣佈。一來,老人的病情攪得他六神無主,無瑕他顧;二來,一想到那張紙的出爐過程,他心裡就疙疙瘩瘩地不舒服,便有意不去碰它。村人一致認為,是老孃的病讓酸杏顧不上親自對眾宣佈的。這也在情理之中,村人都沒有任何的疑慮和揣測。於是,生產上的事,酸杏就全權交給了振富和木琴分工負責,茂林兩頭兼顧地來回跑,自己則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籌備老孃後事的瑣碎事務中。
看到壽衣和棺槨都已有了眉目,特別是看到村人們自覺自願地來真心做著一些實際事情,酸杏心裡大感安慰。他暗暗尋思道,做人還是厚道些好哦,做事也是公道些強,遇事有人管,遇難有人幫。
趁著夜色,他匆匆趕到振書家,對振書說,娘說過多次,不願與爹在他現今兒躺著的墓穴裡合葬,嫌氣脈不正。要不的話,酸棗也不會遭那麼大的變故。想請老哥替老孃重新勘察個墓穴。萬一老孃有個閃失,下葬時就一塊兒合葬。他又一再說,自己不應該帶頭搞這些個的。但娘辛苦了一輩子,臨走時就這點兒要求。自己只能照辦,也算了了孃的最後一份心願。說著,就有老淚流下來。
振書不敢怠慢,立即答應下來。他說,咱村的墓地都集中在村南通往鎮子的路邊山坡上,還是在那兒尋一塊妥當些。風水正不說,不管誰家上墳添土燒紙的,也都忘不了分給叔嬸一份。
於是,倆人約定明天一早就偷偷地去勘察一下。待確定好了穴位後,馬上動工挖穴建喜墳。這樣做,或許還可以沖沖晦氣,孃的病說不定也就好了。
村裡的習俗是,人還沒去世之前修建墳穴,即為喜墳。可以衝煞氣,擋凶神,對老人及子孫有百利而無一害。
初嘗杏果3)
酸杏回到自家西屋時,已經很晚了。屋裡還有振富兩口子、茂林兩口子、酸棗和茂生。木琴的娃崽兒太小。白天來過後,茂生就不叫她夜裡抱了來,怕衝撞了邪氣。
在日頭落山的時辰,酸杏孃的病情突然好轉了。她也不咳嗽,也不氣喘,面色紅潤,精神頭兒好得不得了,比平時還要強上好幾倍。茂林等幾個年輕點兒的人高興地道,嬸子可好哩,肯定是又做壽衣,又做壽材,沖掉了邪煞,把病症也連根兒沖掉了。
振富憂鬱地回道,可不敢這樣講哦。我看,好像是迴光返照呢。看來,也就是今晚的事哩。得把壽衣拿進來預備著。萬一不好了,立馬穿上。別等著身子硬了再穿,就不好弄嘞。
幾個人雖然按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