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評論,求評論。
我是日更君。
早在幾天以前;劉伊就將梁思南要用到的東西收拾好了。
從這一天開始,夫妻倆就會過上離多聚少的日子,但是他們相信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很早夫妻倆就起床了,梁思南背上行囊帶著家人的牽掛走了,天和堂掌櫃已經說了,他們每個月可以回家兩天;過年過節也都會有相應的假期。
劉伊知道小猴還小,只能幫她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並不能給三個蘿蔔頭做飯吃,在徵得宋婆的同意後;劉伊就將四個孩子一起帶到了宋婆家。
宋婆那裡也有一個小女孩,聽說是宋婆的外孫女,而宋婆的女兒、女婿都得病死了。
那個小女孩跟小猴差不多大;於是五個孩子玩得很開,其實也主要是小猴和小女孩照顧三個蘿蔔頭,那三個就是不省心的傢伙。
宋婆並不知道劉伊會接生,首先就給她講她們的祖師爺,洪公法祖其實是對婦科都很有研究,而且每次分文不取,只要一個雞腿,這樣說來劉伊就覺得他跟洪七公有點兒像。
“我們做穩婆的,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德。不能因為孕婦是貧困家的就輕視怠慢,也不能因為孕婦是權貴家的就無原則的巴結。”
宋婆也不是個唧唧歪歪的老婆子,只是劉伊呆在這個小山村還好,要是有了大造化去了外邊,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失自我,那就不好了,說輕了那是祖師爺的名聲,說中了那可是人命關天啊。
“師父,你喜歡吃什麼菜,我中午做。”宋婆每次也都是一個人吃飯,頂多加上個桃子,也就是宋婆的外孫女。
“我沒什麼挑剔的,菜園子裡什麼樣的菜都有,米在米缸裡。”宋婆家的廚房並不是像劉伊家那種,於是光線不太好。
現在是秋季了,草木枯黃,劉伊發現宋婆還會編草鞋,“哇,師父你好厲害。”
劉伊的姥姥常說:“俺們那時候只能穿草鞋。”她不知道那時候的草鞋是什麼樣,反正她畢業後參加工作那時候編的精細的草鞋要幾百塊錢一雙呢,當然沒有人回去穿,只不過拿著當工藝品,或者掛牆上。
掛牆上的目的自然是辟邪,“牆壁”的“壁”以及“草鞋”的“鞋”,還真有人這麼講究呢。
宋婆一看劉伊眼睛裡的光芒就知道她想學,罷了,怎麼樣也不能帶入棺材,“你這麼想學,不如做道菜討我歡心。”
宋婆這不算為難劉伊,只是劉伊廚藝真的很一般,最後只能為難地看著宋婆。
“上次吃那個麻球不錯,雖然有點兒甜,我們家桃子挺喜歡吃的。”宋婆雖然已經五十多歲了,但牙口很好,所以對麻球還算喜愛。
“那個是我相公做的。”上次梁思南做了麻球,劉伊想著就給宋婆送了一些,沒想到她愛吃。
宋婆啞然失笑,“唉,你啊攤上了個好丈夫,我家女婿就從不會做飯……唉,不說這個了。”女兒女婿又是宋婆的傷心點。
劉伊突然想起她會做米涼麵,“師父,你這裡有沒有石磨和蒸籠?”
宋婆點點頭,“石磨在棚子裡,蒸籠在廚房的牆上掛著呢。”
劉伊鬆一口氣,終於有可以拿得出手的了,劉伊把米放在磨裡磨成米漿,在蒸籠上放一塊乾淨小孔紗布,然後把米漿倒到紗布上。蒸幾分鐘之後把凝固的米漿放到一旁冷卻,然後用刀切成小條。
劉伊從宋婆廚房裡找到許多調料拌上,劉氏米涼麵就做好了。
獻寶似地端到宋婆面前,“師父,你嚐嚐,怎麼樣?”
宋婆聞著覺得挺香的,嚐了一口,“嗯嗯,果然不錯。”
等到宋婆將米涼麵吃完之後劉伊才問:“那師父,你高不高興啊?”
宋婆瞭然地點點頭,“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