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0部分

不成的。

京城很少發生乾旱的事情,唐舟聽到秦舒的這些話後,才突然意識到危險的到來,他恐怕要第一次面臨大旱了。

唐舟帶人去了自家田地,事情果真如秦舒說的那樣,不管是大豆還是棉花,都縮卷著葉子,就算是到了傍晚時分,也不見舒展。

其實莊稼縮卷葉子是很正常的,如果天氣太熱,為了避免水分蒸發,莊稼都會縮卷葉子,但傍晚來臨的時候因為有露水,再加上溫度下降,葉子就會舒展開來。

可如果這個時候葉子都不曾舒展開,那事情恐怕就很嚴重了。

這是大旱的前兆。

一個訊息傳開之後,接著瞬間就席捲了整個長安。

每天,長安城外的莊稼地地頭,都站著愁眉苦臉的農民,他們望著自己地裡的莊稼很是束手無策,所能做的,也不過是一聲輕嘆。

其實這個時候大旱比小麥收之前大旱是好很多的,至少有糧食在,他們餓不死,這些大豆棉花什麼的,只是他們的副產業。

賺的是零花錢。

可就算是這樣,這些莊稼要是毀了的話,百姓的損失也是極大的,而且如果大豆、棉花收成不好,肯定影響之後大豆棉花的價格。

大豆如今已經成為了很多人家的日常食材,不管是豆腐豆漿還是什麼其他豆製品,都是不可少的,要是大豆價格貴了,很多人恐怕都將吃不上這些豆製品。

吃不上問題倒不是很大,問題大的是棉花。

如今冬天,很多人禦寒都是穿的棉衣,如果棉花貴了,棉衣也肯定會跟著貴,如此一來,很多人買不起棉衣,這個冬天將會過的很悽慘。

那個時候,路有凍死骨的事情恐怕將再次大規模的發生。

事情在長安城傳開後,很快就被群臣提到了大殿上。

這天一早,李世民剛上早朝,就有人把這事提了出來,接著就是一幫言官大肆嚷嚷。

“聖上,京城大旱,百姓的莊稼恐怕要顆粒無收了,這都是老天爺在懲罰我們,請聖上下罪己詔。”

言官說這話說的很溜,而之所以說的這般名正言順,主要還是有之前的例子在,但凡有天災**,天子都要下罪己詔,把所有的罪過都攬到自己身上,表明與百姓無關。

哪怕這個皇帝是個昏君,面對這種情況,也很少有皇帝不做的。

而對於皇帝來說,想要維護穩定,下個罪己詔還是很有幫助的,百姓見皇上這樣,很少會想要造反。

言官開口之後,其他人也都連忙跟著附和,但長孫無忌卻是閉口不言。

罪己詔,李世民也不是沒有下過,從貞觀元年開始到現在,二十二年了,在這二十二年裡,大唐發生的天災**不少,李世民為了大唐穩定,下的罪己詔也不少。

不過那是以前,以前的李世民不介意下罪己詔,但現在他是不是肯下,就不好說了。

大唐貞觀已經走過了二十多年,在這二十多年裡,李世民建立了不世功勳,他現如今是天可汗,他不想讓自己再有任何我汙點,那麼像這種罪己詔,他又怎麼可能會下?

他自認自己是沒有錯的。

而且,群臣紛紛要求李世民下罪己詔,這豈不是在逼他承認錯誤?李世民已經老了,他已經沒有了當初魏徵還在時的胸襟,再加上有張亮這樣的人想反他,他就更不會承認錯誤了。

所以,在群臣紛紛請李世民下罪己詔的時候,李世民的臉色很難看,越來越難看,就差突然憤怒爆發了,長孫無忌看到這裡,心知不好,於是連忙站出來道:“聖上,其實這事罪己詔不用下也行,相信我京城長安很快就會下雨的,而且,進行一場祈雨儀式,也並無不可。”

長孫無忌話罷,群臣相互張望,不明白為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