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3部分

孩子稱它為“摩電機”,摩電機一般要放在打穀場附近的僻靜處,目的是不影響看電影時熒幕上人物對白的效果。

一般來說,一個村裡花錢請來放映隊,其他幾個村裡知道後也會跟著來沾光,那種場面不壓抑後來的黃金週各大景點,人山人海,人擠人,人推人,王小虎也有佔據不到有利地形的時候,通暢他都爬到樹上,雖然看的不是很清楚,卻也沒人擋著自己。

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鄉村放映隊已經逐漸被個人承包為“私人電影院”了,這時候的電影只有掏錢才能看到。雖然我和幾個上中學的孩子也曾用“翻牆入內”的方式看過一些不出錢的電影,但看的場次畢竟十分有限。至於那些當地的村民們,看電影更是變成了“前朝往事”!再後來,由於無錢可賺,連賣mén票的鄉村私人電影院也不存在了!

想起兒時這些有關電影的回憶,王小虎嘴角就會不自覺的翹起來,多美好的童年回憶啊,也許就是在那個時候,他開始喜歡上了電影。

王小虎在拍攝《神話》期間曾經像文化部瞭解了一下情況,雖然國內的這種鄉村放映隊存在,但是在規模方面並不是很廣,這主要取決於國內當時沒有太多的放映裝置。

為此王小虎決定和大陸合作的方式,成立一支龐大的鄉村放映隊伍,讓全國十多億老百姓都能看上《神話》。當然,有些鄉村可能要免費播放,但是能讓老百姓在70年代末看上香港、大陸合作拍攝的電影,那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這種好處並不僅僅是打響香港電影在內地的知名度,更主要的是讓他們知道:中國人能拍出屬於自己的大片!這樣未來他們就不會對中國電影進行毫無理由的漫罵和指責了。

前世的時候,王小虎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特別是進入2000年後,凡是中國的大製作影片上映都會引來一片漫罵,但是美國大片上映則是清一sè的誇獎。

這種現象很大程度上打擊了電影人的製作熱情,說“崇洋媚外”吧會遭到一群人反駁,甚至連你一起罵了,但是王小虎有找不到具體的解決方法。

這個問題還是在重生幾年後,王小虎才想明白的。其實說白了,美國大片的商業元素決定了劇情非常薄弱,這樣的電影能吸引中國觀眾主要看演員和特效,特效做好了,演員選的帥氣了、漂亮了,ok,無論你的劇情多爛,你的電影都會在中國橫掃千軍,一下攀升到票房榜前列。

所以王小虎認為讓老百姓們在這時候改變這種崇洋媚外的思想很關鍵,我們中國人能拍出屬於自己的大片,我們的電影拍攝技術不必你們老外差,要養成老百姓支援自己電影的良好習慣!

無疑,這是很龐大的工程,能趕在中國電影百廢待興的大好時候促成這件事情,王小虎光是想想都感到很自豪。

所以在等待《神話》國際放映版製作出來之前,王小虎這幾天都在忙碌著這件事情。

當然,這些裝置無法在美國進行購買,畢竟那裡生產的放映機都是標準版,而大陸方面採用的流動放映機都是從蘇聯老大哥那裡淘汰下來的,好在王小虎返回香港的時候和文化部要來一臺,於是扛著這種淘汰品找到邵逸夫。

“你拿這東西找我做什麼?”邵逸夫皺著眉問道。

王小虎敲敲放映機說:“當然是找你幫忙了。”

“幫忙?”

等王小虎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後,邵逸夫驚訝的大聲道:“你說什麼,你要生產這種一千臺老掉牙的東西,你不是瘋掉了吧?”

王小虎笑著說:“我沒有瘋,16毫米放映機對大陸鄉村來說是再適合不過的放映裝置了,而這種流行xìng的鄉村放映隊組建起來也比較容易,需要一個懂點放映知識的放映員就ok,撐死了再帶兩個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