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混入了那麼多的道家仙話、佛教神話、歷史化,還有人們對某些神話人物與情節的肆意竄改、新增、拔高、踐踏等,這些不由得使人對它敬而遠之,只滿足於對它的一知半解而已,不敢深究,難以細知。它是那樣需要人仔細梳理,需要人對它認真整合,猶如沙裡淘金、亂紗紡絹,使其成為系統而優美的中國神話史詩。
我從小就極其喜愛中國神話,長大後飽讀中外許多神話,便發誓要改變這種現象,使中國神話能夠組成連貫的故事,走進千家萬戶,走進小說熒屏,走進每一個孩子的心中,使她成為國人的心靈之泉,文化之根,民族之魂!雖然也許我的能力達不到這一目標與要求,但我願為此作一探索與先驅,拋磚引玉,為其他才子文人闖出一條新路。
我認為,中國神話需要修改創新的地方應有以下幾點:一、中國神話很零散,篇幅都很短小,記載簡略,故事性不強,應像古希臘羅馬或北歐神話那樣曲折生動的情節。二、中國神話原本創立時一定具有非常嚴密的體系,猶如現在人們常見的古希臘神話。我們必須盡力合理地恢復這種嚴密的體系。但這種體系不是後成摻雜了道仙佛史等內容的體系,而是應在剔除了這些內容之後的一種體系,應具有她之初創時的自然、靈動、真實、合理的特點。三、中國神話中的神靈往往不食人間煙火、沒有凡人情慾。他們道德高尚,神聖純潔,當人類向他們看過去的時候,只能頂禮膜拜。無論盤古女媧,還是黃帝炎帝與堯舜禹,無不如此。中國神話這種鮮明的“尚德”特性正是數千年來摧殘人性、難有*的根源,也正是中國現代“高大全”類思維與文學的根源,這種特點只能使人產生虛假空泛與厭惡的感覺。我們應使之成為像古希臘神話那樣的世俗化、人性化、無比生動與有趣的神話。
曾有一位名人說過,即使是財力雄厚的公司,請了無數寫手作家,花費了天文數字的金錢,也難以將中國神話系統化工程順利完成。從前中國最著名的神話大家袁珂就曾為此而抱憾終生。現在,我一介書生,單槍匹馬,竟想為了早年理想而完成這一偉業,其困境可想而知。為了寫作,數年以來廢寢忘食,嘔心瀝血,購買書籍,摘抄資料,條分縷析,想像組合,寫出一稿,覺得不夠,放棄再寫,寫後再一遍遍地修改,常常是苦思冥想數天不著一字,靈感來時又寫到雞鳴日升,紅著眼睛奔赴工作。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為了寫作,多少年來放棄了評優,放棄了晉級,放棄了自己的事業,放棄了自己蒸蒸日上的生意。母親有病,難以盡孝,子女上學,供奉無著。常常因為對家人對子女無法給予關照而深感愧疚。原本以為可以憑自己的精神克服諸多困難,取得出版的成功,作為文學領域向新中國成立60週年的一份獻禮,沒想到在各網站上公開發表近三十萬字,9個多月,聯絡了好多家出版社,至今卻尚未有一家出版社與我洽談願意出版的意向。我原想可以與某一文學網站簽約,俾使我可以獲得一些繼續寫作創新的經濟上的支撐,但不想卻又跌進一家網站的簽約陷阱之中,使我至今分文未得而又難以脫身。
我很想全身心地投入中國神話史詩的創作工程中去,先將這90多萬字的文稿認真修改與發表,再將中國夏、商、周朝的神話資料整理編寫,組成一個更加恢弘的中國神話史詩,但又常常感到生活與工作的壓力,感到作為一個丈夫與父親的責任與痛苦,感到一種心有餘而“時”不足的無奈。常思人生無常,時不我待,天降其任,責無旁貸,一定要在這有生之年裡破除種種困難,將這部中國神話史詩的開拓工作繼續下去。看到鬱悶昊“你出一元錢,我來拉動十萬元內需”的貼子,我想,也許只有集合網友們的力量,靠著網友們的幫助,我才能完成這一宏願,使這部90多萬字的長篇最終得見天日,以饗網友與讀者諸君。
我想,如果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