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蔡》|儒二人,沒有人知道玉璽的存在。薰俷之所以沒有讓劉辨登基,是因為目前這時機還不算成熟。
按照他的想法,奪回三輔。立足長安。
到時候有玉璽代表國運。劉辨在長安登基。效果也許會更加的明顯。
高昌壁……太荒涼了。
劉辨如果來到這裡定下王治,勢必要耗費大量的錢糧,這似乎並不符合薰俷的觀念。
最後,還是諸葛瑾出了主意。
“居延城的確不適合作為王治,對於西域的震懾,遠遠無法和高昌壁相提並論。主公所擔心地是耗費錢糧,其實也沒關係。車師國。卑陸國,以及移支等國戰敗後,雖有精壯充入了乞活軍,可還有老弱婦孺在,何不名氣修築王城,也好過白白地供養……另外,各國王室聚集地財富,也可以挪出一部分。雖說耗費是耗費了一點。可是從長遠來看。這西域終歸是由主公掌控,修繕一番倒也沒什麼大礙。”
薰俷三思之下,最終還是採納了諸葛瑾的建議。
劉辨暫時留在高昌壁。而薰俷則移治所先行抵達,在高昌壁原址上,撥地十萬頃,重築王城。這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由蒲元為將作大臣,負責督造新王城。
當然,王城裡面的具體歸化,由劉洪出面設計。
在這方面,劉洪顯然是一個行家,算得上是一個合格的設計大師。
進入六月之後,王城的重建工作,已經大規模的展開了。
而董俷卻在班咫再下戎盧、婼(chuo西地擴張。
因為再向西,就要進入大宛和烏孫的屬國之中。
在賈詡的遠交近攻計策實施之前,董俷還不想過早的和大宛烏孫交戰。同時,消化已經佔領的地區,也需要一個過程。操之過急,適得其反,董俷很清楚其中利害。
戰事停止了,接下來就是休養生息。
大宛烏孫很明顯也覺察到了董俷所帶來的壓力,隨即調兵遣將,做出防禦的態勢。
誰也沒有向對方表達什麼意願,反正是很默契的進入對峙地狀態。
經歷半年戰火動盪地西域,暫時平靜下來。
與此同時,鄉學和縣學,在董俷的推動之下,由張掖地區率先執行。
自古,讀書識字都是高門大閥所掌控的權利,普通百姓根本無法接觸到,更不要說邊荒之地地百姓。不論出身,不論貴賤,凡滿年齡者,都可以進入鄉學學習。
這個訊息一傳開,在河西四郡所引起的轟動,可想而知。
有贊成的,有反對的……
當然更多人,則是在一旁默默的觀看事態的發展。
甚至包括馬騰在內的中原諸侯,也想弄清楚這董家子的喉嚨裡,究竟是在賣什麼藥?
薰俷坐在簡陋的府衙大廳中,搖頭苦笑不停。
“岳丈,
什麼想法?”
撓著頭,董俷說:“您也看到了,隨著我們向西不斷挺進,能辦事的人也越來越少。早先我們據守河西的時候,還好說一些,可是現在……子瑜現在天天見到我就是讓我給他派住手,軍師和姐夫那邊,現在也是勉強夠用而已。務凃谷等地的重建,移民的安置……還有池方面,曾次雖然沒有說,可我知道,他也很頭疼。”
“那你建立這鄉學……”
薰俷撓了撓頭,“其實也沒什麼,只是讀讀書,認識個字,知道什麼時候做什麼事。雖然說不堪大用,卻能令子瑜曾次他們緩解一下壓力。而且,將來地方越來越大,總需要人來管理吧。士子們不願意到這蠻荒之地,而本地人也未必會願意接受外人的管理。與其這樣,倒不如培養一些當地的人,到時候管理起來也方便。”
蔡輕輕的搖著摺扇,沉吟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