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鐵缺的出現,與歐陽月被抓的時候太過巧合了,但是這鐵缺之事卻是有理有據可查的,他確實是出於對太子當年案子的報復而來,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這鐵缺與辰王府、公主府等有任何聯絡,查來查去,這世上就是有這麼巧合的事,這鐵缺就是在這時候前來報復,並且巧合的燒炸了百里丞的太子府,毀了證據。
只是這件事卻沒這麼結束,這鐵缺當年私短賑糧銀是當年百里丞一手查辦的,最後鐵缺跑了,這賑災糧銀雖是追討回來了,可是卻有一半不知去向了,當年參與的人都以為這些糧銀被鐵缺藏起來了,可是那鐵缺卻在多年後選擇報復這便不合乎常理了。當年他若是貪了賑災糧銀,那太子查辦他的事便是正常不過的,而他即已違法,當年的案子也就沒辦錯,這麼多年來鐵缺若是拿著那些錢銀也早就隱性理名早有新的家庭了,他何苦冒著生命威脅來殺太子呢?不說太子是一國儲君,保護他的人何其之多、何其之厲害,哪是這麼容易刺殺的,就比如這一次,這鐵缺的突然出現是打的太子措手不及,甚至連太子府都炸燬了,可是太子卻沒有事情好好的活著,一般情況下也沒有這樣純來送死的人吧?
可是鐵缺含恨而來,不得不讓人懷疑,當年鐵缺貪贓賑災糧銀之事是否真有其事呢,不然還真是難以解釋鐵缺如此執意報仇的原因。御史那裡接連上了兩道奏摺,皆有對當年太子任意妄為處理鐵缺,進而造成了一百多餘人命無辜殘死的錯誤,直指太子急功盡力不實查證,至使如此冤案,太子府燒的好、炸的妙啊,這是報應什麼的言論,雖然御史們說的還人含蓄些,引古論今的調調,但是大概的意思就是這個。
太子當年若是能好好查辦一下,或許不會出現這等冤假錯案來,今天的事也不會發生,太子要為當初的事付出全責。
當然也有人覺得便是太子辦錯了案了了,但是鐵缺竟然膽大包天的敢帶人火燒太子府、刺殺太子就是大逆不道該殺,兩方人馬爭論不休,本來太子想要藉此牽連百里辰最後卻直接將他裝進去了。
百里丞十分的憋屈,從小到大都沒有這麼憋屈過,他可是這件事上的直接受害人啊,太子府燒了不說燒個精光,再想重建起碼也個個八個月的,他現在只能回到東宮,非但沒將百里辰他們牽連進去,卻是牽連出多年前的冤案。百里丞對於鐵缺的事本來都以經淡望了,當初他急著將功贖罪所以草草將案子定了案,事後想想這其中也有很多可疑之處,但是他自己辦的案子,當時又年輕沒有經過這麼多年來的經驗,便想案子自己定了就沒有自己翻盤的可能,那不是打自己的臉嗎。這件事就是換成現在的百里丞,他也一樣會將錯就錯的。
可是當年的他太年輕了,起碼這事後的工作該做的事他卻沒有做,比如讓這鐵缺又出來壞他好事了。所以百里丞知道這件事鐵缺是無辜的,這件事越查只會對他越是不利,他明明證據累累可以定了百里辰謀反的大罪,一下子直接拿下辰王府,現在案子還沒開審,他自己卻已焦頭爛額,孫府藉由這個機會,直接敲打著與他們交好的御史紛紛上書,大有讓明賢帝藉此舉廢除他太子之位的打算,朝庭上鬧的十分歡,反倒是捉拿鐵缺的事一直沒個定論的。而就原來百里丞想借此攀懶百里辰他們作賊心虛也再沒人提及,必竟是沒有證據的,就是再巧合能如何,就是他們懷疑能如何。
證據呢,沒有證據,一切都是空談。
可恨的是百里辰連那些早早做好的證據都沒了,現在也只剩下公開審理,看能不能從百里辰與歐陽月自己口中找到突破口了,百里丞現在剩下的證據也只剩下早早放在大理寺那裡有關偽造的歐陽月與百里辰書信,以及死去林鶯鶯的書信,那些證據因為事關百里辰謀反證據,百里丞十分小心就怕這三司沒最後審理的時候證據被人毀了,本來自己藏的極好不會有事的,但誰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