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的方式,還需要更多的感受與理解。《意識之舞》已經建立了關於意識的總體結構,可是在很多的讀者來說,還是太抽象了。因為開始的建立,總是以一種理論的方式進行。即若在寫的過程中,我已經是以感受的方式描述了,還是不能夠象朋友式的交流那樣順暢。那麼,寫一個更接近於語言交流的意識讀本,就很自然了。不過,這並不是一種文字與語言的轉換,而是一種更接近於溝通的風格。或者它將更接近於散文,而不再是結構式的描寫與論述。這本書,可以界定為哲學/美學類散文,因為它更自由,卻依然是關於意識的。對於讀者而言,《意識之舞》的序應該是最容易理解的了;而《兩個視界》的序,可能是整本書中最難讀的了。這是寫這本書的一種理由,因此也是我努力要做到的。
我對於意識的理解,是從大學對哲學/美學的接觸開始,大概算起來要十多年的時間。也許對於我個人來說,這是“十年磨一劍”,現在想來都覺得很漫長。然而對於現代人來說,要花十年的時間去了解並沒有實用價值的意識,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更何況花十年的時間,並不一定就可以真正的瞭解意識。這並不是說我多麼地智慧,而是在瞭解意識後,我知道自己是多麼地幸運。這其中有我的個性,有我的興趣,同樣還有我的不得已,是很多不同的緣由,使我可以進入到自己心靈的深處。這個過程中,所經歷的彷徨、徘徊、踟躇、躑躅,用這幾個詞彙是無法形容的。因為任何的一種可能,都可能讓我放棄對內在的思考,可是我始終沒有遇到。我的狀態就是象是一幅圖片的名字,“沉澱自己”,意識總是潛入在現實的水面之下。我想,經由我的心路,或者可以更好地找到一種接近心靈的方式。不過,我並不是要寫自傳'autobiography',我稱為他為“我的阿特巴爾&;#8226;阿格若斐先生”。我在18歲時認識了他,到現在也已經18年了。我是一個比較念舊的人,有些東西總是會記得,無法忘記。這樣的個性,總是讓我在孤獨的時間去內心找尋深刻的記憶,從而在無意識中進入了意識的世界。因此,即若我寫的是自傳,也並不能說明進入意識的路徑。然而,如果我選擇那些屬於意識共同的經驗,這樣的描述就會有提供的必要。不過,我知道其中屬於自己的成為還是無法避免的,這也是我寫作時要注意的。不管怎樣,這本書的主旨,就是讓我們更接近意識。
對於意識的接近,我想已經很多人做到了,只是還沒有人來進行描述。因為當我有了解意識的需要時,無法找到一本可以直接參考的書籍,很多的東西都需要自己思考很久。如若有這樣的一本書,即若是類似的,我也可以加快了解的程序。只有在哲學/美學類的書籍中,才可以找到一些意識散落的碎片。這讓我不得不花費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哲學/美學,不過,這或許是一種意外的收穫。因為我懂得了哲學並不應該是深奧的學術,而應該是一種基於我們自身的意識的感受。這成為讓《意識之舞》作為“可以感受的哲學”的原因,因為學術的哲學已經偏離了意識的主體性。現在,我們不用再討論哲學,即若它是隱晦艱澀的,也已經不再是問題。在這裡,我們將以散文的形式,詮釋作為哲學/美學核心的意識。或者寫這樣的一本書,會讓哲學/美學失去它那種學術的崇高,而成為一種意識的自由;不過想想,如果更多的人可以接近崇高,我們又何必在乎怎樣接近它呢?
當我們可以將意識作為一種學習的必需時,我想哲學/美學也就成為自然的知識了。那樣的話,是否柏拉圖的《理想國》也可以實現呢?這樣的想象,令人嚮往,就象那柏拉圖式的愛情。或者讀這樣的描述,開始會覺得有些虛幻,不過要等讀完這本書在作結語。因為正是一種認為不現實的思維,固囿著我們對意識的瞭解。然而我們的現實卻是,作為一個有意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