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3章 循禮者未足多是

往往受惠甚微。”岑思卿接著說道:“為示謙下,誠信至上。各國君王,皆明白‘百姓興,則國興’這個道理。所以,兒臣以為,與各國結盟不能只是形式上的派學士、通惠利。而是應該實實在在,讓我們嶽國的有識之士,去到盟國,親力親為地做實事,而非去朝堂中做學問。”

岑思卿說到興致處,忽而起身踱步道:“需要普及農耕之法,便命人下地種植;需要教人識字讀書,便興建學堂。若此,我們亦可要求盟國照此法,令各國和百姓皆受利。同其塵,和其光,便可皆大歡喜。”說完,岑思卿又發覺自己有失禮儀,立即走回棋盤前,躬身請罪道:“兒臣一時失言,妄論朝政,還請父皇恕罪。”

皇帝站起身,抬手將岑思卿扶起,對他說道:“好!非常好!你今日所說之事,皆是好事。”

得到了皇帝的讚賞,岑思卿也終於放心。

然而,皇帝卻忽然對岑思卿下令道:“此事,便交由你負責了。”

岑思卿聞言,慌忙推辭:“改革稅法、與各國締盟,皆乃大事,兒臣這個參知政事不敢也不應僭越。二哥是中書令、清秋閣的主事,又多謀善斷、雄才遠略。兒臣以為,此事應由二哥主管並負責才是。思卿願從旁協助,盡綿薄之力。”

此刻,皇帝對自己的這位七皇子的喜愛又更增幾分。有謀略卻無野心,寬仁且謙遜,這就是他心中最理想的皇子。

然而,皇帝不知,岑思卿此時推舉二皇子,並非出於寬仁。他自然記得二皇子曾如何算計他,又是如何當眾羞辱他的。岑思卿從未打算以德報怨。

若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岑思卿無非是想讓皇帝知道,自己既有治國才幹又態度謙恭,為的是當下可以藏而不露。但這藏,也必須是有意義的藏,而非懦弱屈從的藏。

強者的藏,才是藏;弱者的藏,乃是無能。

岑思卿看著眼前的皇帝,神色怡然。他知道,自己“以藏為顯”的目的,已經達到。再者,修改粟稅和與他國建交這等事,做的好則留名青史,做不好則遺臭萬年。岑思卿沒有必要以身犯險。此事上,點到為止、見好即收,也不失為明哲保身的良策。

岑思卿再次坐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他拿起一枚白子,先是細看了一眼棋局,然後淡然將手中棋子放下。

棋局下完,岑思卿落棋無悔,輸得乾淨徹底。他拱手,對皇帝心甘情願地說道:“父皇棋高一著,思卿甘拜下風。”

弈之為術,在人自悟。

皇帝看著岑思卿,徐徐點頭,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長且欣慰的笑容。

屋內,守在一旁的袁福,也因皇帝的欣喜而感到歡喜。他知道,皇帝此時也很慶幸,送去古塞國和親的是五皇子而非七皇子。一切都如他所預料這般,岑思卿的智謀和才略,果然是所有皇子中最出眾的。

但想到這裡,袁福又忍不住悄悄嘆了口氣。他亦知曉,岑思卿非嫡出皇子,即便有如此智謀也是枉然。

雖然,眾人皆言:立儲,立賢不立長。但那是旁人之言,袁福心中清楚,阻攔岑思卿成為太子的不僅僅是二皇子的存在,還有已經離世多年的慈懿皇太后。

袁福回想起多年前,慈懿皇太后離世之際,曾將他與素荷二人叫到跟前,說了一番話。這番話,便是連皇帝至今都不曾知曉。唯有等到立儲之日,袁福才知道,慈懿皇太后的這個遺詔是否需要宣明。

* * *

皇帝打算改革粟稅的訊息一出,朝廷內外皆震驚不已。

這一決定迅速傳遍宮廷,引起了一片譁然。後宮中,皇后聽聞此事,也覺得詫異不已。二皇子也覺得事有蹊蹺。他原本打算自己率兵鎮壓暴亂,以解困境,好令皇帝早日立自己為太子。

然而,一夜之間,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