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古代有抓周,早就想好抓什麼。只見兩張桌子合併,桌子上的東西數之不盡、應有盡有。待奶孃把我和黛玉放上桌子,林潤別的都不看,直接拿起《孝經》,再拿一把劍。抬頭看妹妹,妹妹也不落後的拿起一本《詩經》。旁邊的人早已或真心或假意道:“林公子將來必定文武雙全且孝順百倍;林姑娘知書達理、聰穎非常。
不知不覺,林潤也已三歲,母親早已開始教我和妹妹識字,卻不強求。妹妹果然聰穎,交過一兩遍就全部都會。有二十年記憶的我都感不及。
林潤與黛玉帶著一大群丫鬟、婆子照例要去給賈敏請安。走至門口就聽見房內有聲音傳出,“夫人,這些小事何必親自動手。仔細累了身子!”林嬤嬤勸道。“孩子的肌膚最是細嫩,內衫如此貼身之物外人做的我總是不放心。”賈敏笑道。林潤與黛玉聽到相視一笑走了進去,“見過母親。”二人行禮道,“我的兒,快起來。昨夜休息的可好?”賈敏慈愛地看了看黛玉,又看了看林潤,似乎怎麼看都看不夠。“回母親,孩兒休息的很好。母親還是好好休息才是,別累了身子。”林潤關心道,而黛玉早已滾到賈敏懷裡去了。“呵呵,潤哥兒總是像小大人似的。小小年紀就會關心夫人了,看來夫人有福了!”林嬤嬤笑道。“我的兒。不必擔心!”賈敏看著明明還是幼童卻故作嚴肅的兒子,心裡頓時母愛大發;拉著林潤不停地揉搓以表示心中的疼愛。林潤臉上無奈卻心中卻暖暖地。母親親手做的衣衫,上輩子連想也不敢想。而賈敏哪知林潤的想法,見一孩童露出類似無奈的表情,既驚訝又歡喜;心中更是疼愛萬分;臉上喜色越發地濃了。
這天,正值父親休沐,林潤知道此時他必在書房,便支使開跟著的丫鬟。走進書房,“見過父親”林潤行禮道。“我兒不必多禮,可有事找為父”林如海慈愛的看著林潤回道。“父親……孩兒近日反覆做同一個夢,”林潤就將紅樓夢的故事原原本本的講出來。只見林如海的眉頭從舒適到緊皺;“我兒講的可當真,那你母親不久便……”林如海急道。“孩兒不敢有瞞,可若此事當真為何這故事中並無孩兒;所以孩兒前來向父親請教。”林潤故作疑惑道。潤兒本非林家子;卻來歷不凡。他講的話自然有些相信。若故事當真,那潤兒莫不是上天派來護我林家。林如海心裡想。“既已知後事,不管真假當做準備”林如海有些黯然道。
“父親,孩兒想保護妹妹。”林潤看著林如海堅定地說。“我兒,要辛苦你了。”林如海有些安慰道。第二日,林如海就帶我去江南文壇領袖文景先生請求拜師。文景先生乃當朝太傅,雖已告老還鄉;而其唯一一子文奉也已官至刑部尚書。文采極高乃公認文壇領袖,又出身江 南大族。所以在江南影響極廣。林家也是江南大戶,林如海本身又是不可多得的才子自然與文家相識。
“如海,潤兒方不過三虛歲,何必急急忙忙拜師”。文景笑著看林如海。林如海自然不能說真實原因。“這孩子天賦不錯,就讓他來您這試試。”林如海笑道。“好,你也知道我規矩。不合意我可不受。”文景玩笑道。其實,林家與文家一向交好,自己又極欣賞林如海;自是不能不收。“那是自然”林如海笑道。“潤兒學文為何?”文景先生看著我,眼睛裡帶點嚴肅。林潤若是三歲小孩必被嚇著。“為保護想要保護之人。”林潤看著他,堅定地說。處變不驚,小小年紀竟有如此心志。文景心裡暗贊。“好,老夫沒想到,老夫如此年紀還能收得一塊美玉。哈哈”文景大笑。文采什麼的可以學,心志難求。“拜見老師”林潤馬上知趣行禮。林如海在一旁也甚是高興。拜別老師。
便和林如海說了想習武,林潤想文武兼修保護林黛玉。“我兒如此努力,為父甚慰;城外道觀裡入世道長武功極高,不知可否願意收我兒為徒?”林如海皺眉道。“父親,一試便知”我淡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