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的傳說有好幾個版本。
傳說一: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
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
傳說四:臘八節出於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當年,岳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
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
傳說六:相傳老兩口過日子,吃苦耐勞,持家節儉,省下一筆大家業,可是寶貝兒子卻不爭氣,娶個媳婦也不賢惠,很快就敗了家業,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小倆口凍餓交加,幸好有村人、鄰居接濟,煮了一鍋大米、面塊、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雜合粥”。
意思是:“吃頓雜合粥,教訓記心頭。”這頓粥讓小兩口改掉了惡習,走上正道,靠勤懇的勞動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來。民間流行臘八吃粥的風俗,就是人們為了以此教訓警告後人而相沿的。
不管是哪個版本,似乎喝八寶粥都是不可避免的習俗。
清早,淑兒看著楊青衣煮的臘八粥饞的直流口水。楊青衣笑了笑然後給小丫頭盛了一碗,但是由於太燙了淑兒只能是乾瞪眼。幸好這雖然說是四季如春,但是到了歲末氣溫還是會下降的,所以一會淑兒就開心的喝起了粥。
“不知道爸爸有沒有粥喝!”
淑兒似乎隨意的一說,但是可以看出小丫頭還是很想尹二。
“要不你回去陪你爸爸過年好了,媽媽一個人在這就好了。反正這麼多年也習慣了。”
“不行不行。”
淑兒連忙搖起了頭。
“要是媽媽一個人在這該多無聊啊,一起沒有我和田恬媽媽或許還能夠過的慣。但是有了我和田恬以後媽媽是過不慣的,我不能拋下媽媽。我不想爸爸!”
淑兒說完撅起了小嘴,楊青衣看著有點心疼,但是還是點了點頭。
兩人開始安靜的喝起了粥,一頓早飯還算是很有趣味的。吃完早飯,楊青衣開始打掃起了衛生,淑兒想要幫忙卻被攆到了門口說是不要搗亂。淑兒只能是無奈的端著個小馬紮坐在門口,把書兒叫了出來。
“書兒,為什麼媽媽不能去和爸爸他們一起過年呢?”
小書搖擺了起來,似乎像是一個人在搖著頭。
“媽媽這麼多年這麼苦為什麼爸爸不來看媽媽呢?還有外公為什麼不能讓媽媽去看爸爸呢?外公為什麼要一直生氣呢?”
淑兒歪著頭看著前方,大大的眼睛裡充滿了疑惑。看著天空中大大的太陽,淑兒覺得好多東西不是在亮的地方就能夠看得見答案的。
“那書兒你說爸爸會不會來呢?”
淑兒說完小書居然歡快的跳了起來,似乎再說尹二回來到這裡。
“書兒,你不要騙我了,我知道爸爸不會來的。”
淑兒小心的撫摸了書兒一下,低下了頭。
“你的叮囑,總讓我歷歷在目。你的糊塗,總是讓我哭笑麻木。早知道情花有毒,我仍不由自主,戀上你的孤獨。你的喜怒,會令我六神無主 。而你相忘江湖,我卻執迷不悟。 縱然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