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外人聲鼎沸,黎姜便好奇的探頭來看,只見城門前人山人海的,好像是在圍著看什麼熱鬧,於是出於好奇,再加上這車也進不了城,她就從車上下來了。擠在人群之中,黎姜聽人議論說是城門上懸掛著一部書,這才抬頭往上看,果然看到有用黃緞包裹好的一個包袱。
黎姜心裡嘖嘖稱奇,這是何等不得了的書啊,居然可以如此堂而皇之的掛在咸陽城的城門上,然後她看到了人上了城樓去看那部書,於是就繼續的湊著熱鬧。當那人將黃緞開啟後,黎姜才看到是許多的竹簡,此時已經有好些人跟著上了城樓去觀看了。
這到底是什麼書啊,黎姜的好奇心越來越重,正想上去看時,黎姜突然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面孔,想了一下,這不就是楊端和嗎?
於是她對著城樓上的楊端和大聲的喊著:“楊兄弟!楊兄弟!”
楊端和聽到有人在喊自己,低頭看看一會兒就在人群中發現了黎姜,他對著黎姜咧開嘴一笑,顯然是認出她來了。
一會兒後,楊端和下了城樓擠到了黎姜的身邊來:“良人,你也是來看這書的麼?”
“什麼書如此霸道,竟敢放在這咸陽城門,就不怕官府來管嗎?”黎姜好奇的詢問楊端和。
“良人,你莫非不知道這書的來歷?”
“我還沒來得及看,怎麼會知道?”
“這可是呂相邦派人放在此處的,叫作《呂氏春秋》。”楊端和道出了這書的名字。
黎姜這才知道城門上放著的便是大名鼎鼎的《呂氏春秋》,是呂不韋效仿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新領軍和楚國的春申君而招募的三千門客所箸,分為《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
接著楊端和指著城樓上放著的一盤金條道:“良人看那裡,呂相邦賞千金延諸侯遊士賓客,但凡有能增損一字者皆予千金。”
黎姜看了看那盤晃得人眼睛發花的黃金,心想:這會有人敢來挑毛病才是怪事了,史書也記著是沒人改的。不過,這呂不韋是不是在為自己聲勢?還是告訴子政一聲。便對楊端和說:“楊兄弟,我要進城去,你可為我清開一條路來?”
“良人,你先上車等著,我這就去。”楊端和說著就去找守城的其他士兵去了。
當黎姜的馬車順著清出來的道路進了咸陽城後,便探頭出來對著跟在旁邊的楊端和道:“謝謝你了,楊兄弟。”
“良人,這下還要感謝良人你呢,若不是良人你讓在下讀書讀兵法,如今在下也不會當上這裡的長官的。”楊端和興奮的對黎姜說。
“恭喜你啊,若你好好熟讀兵書,勇於為我大秦建功立業,日後你的前途會更加好的。”黎姜笑著和他道別。
回到了宮裡,在寢宮中,嬴政看到黎姜回來十分的高興,抱起她來轉了二圈放下。
黎姜則是迫不及待的道:“子政,我回來時路過咸陽城門,呂不韋居然懸賞千金讓人給他的《呂氏春秋》挑毛病,他是不是又要有動作了?”
嬴政聽到這裡便將手中的箸“啪”的一聲拍到了桌子上,霎時浮現出滿臉的怒容:“告訴我,他那《呂氏春秋》裡都寫了些什麼?”嬴政的話語裡滿是火藥味。
黎姜當時沒看,可從前在家到時看過些,便將自己曾經學過的歷史裡有關《呂氏春秋》的內容大致說了一番給嬴政聽:“你覺得呢?”
嬴政正色道:“呂氏以大秦之朝堂,立一己之豐碑,藉以攬權恃勢,妄圖侵佔我大秦社稷!”
“的確。”黎姜看著一臉暴怒的嬴政肯定道。
“我向來注重開疆拓土,本不屬意於尺牘間的虛言,可呂氏居然對此冠以呂姓,是可忍孰不可忍!”嬴政一臉的陰寒。
“那你將如何處置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