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照面,便就被人開膛破肚斷了氣。
平青雲見來了人,大喜之下狂笑一聲,持著橫刀往盾牌陣中殺去,剛剛來到陣旁,冷地里兩個長矛刺來,平青雲早已料到會有長矛過來壞事,瞅準角度方向一把抓住了其中一根長矛,用手中的長矛架住了另一跟長矛,將其舉過頭頂,大喝一聲著地滾去,將持矛的兩人削與刀下。
如此便就沒有人礙著他事了,舉手抓著一個盾牌兵就往左邊扔去,左邊正是缺口所在,衝將進來的回紇兵見到底來了個吐蕃兵,不由分想的就舉刀砍了過去,那人眨眼間就被亂刀分了屍,當真慘烈。
缺口越來越大,湧進來的回紇士兵也越來越多,平青雲的處境暫時也脫離了絕境,他大口的喘了兩口氣,便和湧進來的回紇兵一齊往兩邊殺去,兩邊的盾牌兵頃刻之間就被衝的七零八落,不成方圓。
鄂龍旗見前軍方面也已呈現潰散趨勢,心道就算天神下凡也挽救不了敗局了,連忙傳令右翼變前軍,往東邊撤退。
平青雲見鄂龍旗傳令東撤,心道不好,吐蕃如要往東走,那麼埋伏在山谷的伏兵可就要失去作用了。
但是此時不管是平青雲還是高鳳麟、張宣,都在吐蕃軍的後方了,想要從前堵截,已然是不可能了。
正當平青雲要放棄追趕之時,卻聽見從東邊又傳來一陣喊殺聲,平青雲大奇,眺眼望去,竟然是皇甫廉和週上靖帶了百餘人繞到東邊去了。
其實剛才鄂龍旗將散部召集至右翼之時,皇甫廉就察覺到了,因為在右翼那邊還有回紇的兵士在與吐蕃軍交手,皇甫廉心想不能丟下了他們,便和週上靖領了一百來人從潰敗的後軍處繞到右翼。
鄂龍旗剛剛下令往東撤離,週上靖和皇甫廉就趕到了東面,兩方人馬不由分說的就交起手來了。
平青雲大喜,瞧見不遠處的高鳳麟和張宣,連忙說道:
“快將北邊讓出一條缺口來。”
張宣聽到後連忙將北方的回紇軍召喚到了身邊,將全部的兵力集中在了西邊方向。
如此一來,東南西三面都有敵軍包圍,無奈之下鄂龍旗只好往北敗去。此間往北不過五里路就都是一群大山,擺在他們面前的就只有一條路可走。鄂龍旗瞧山中小路曲折,兩邊都是懸崖峭壁居多,多為險地,心道這裡肯定是設了埋伏。
進谷之前鄂龍旗便傳令下去,行走時需千萬小心謹慎,萬萬不可大意。就這樣鄂龍旗率著殘部五百多人往深山中撤去。
一眾吐蕃士兵見兩邊地勢險要,都覺得此處可能會有伏兵,但是自打他們進谷之後,已經行了三里多地了,已然沒有動靜,都想可能就真的沒有埋伏了,慢慢的,吐蕃軍中放鬆了警惕。
正當所有人,包括鄂龍旗在內都以為此處並無伏兵,乃是自己想多了的時候。忽地從兩邊高山之上站出好些人馬來,與此同時,山中草木也都不停的晃動著,似乎此處又埋伏了很多人一樣。
兩邊山上之人站起身後又不斷的呼喊著,吐蕃軍大驚。如今的吐蕃軍已經是風聲鶴唳了,聽到任何聲響都會認為是伏兵,個個心驚膽裂的,一下失去了方寸,都加了腳步往大山更深處逃了進去
第二十一回 草木皆兵(六)
這一下吐蕃軍當真就如喪家之犬一般,還未逃出多遠,就聽見山上傳來轟隆隆的巨響,更是心驚膽戰,抬眼望去,就看見一塊塊巨石,一根根巨木從山上滾滾而下,腳下跑的更快了。
奈何此時的吐蕃兵士們連番苦戰,已經是精疲力盡,再也跑不動了,慘叫聲從谷底傳來,被大石和大木砸中者不計其數,死傷慘重。
渾古烏率眾將士與前來的平青雲匯合,一齊殺進谷去,吐蕃軍見不敵,只得棄械投降,皇甫廉更是衝進陣中活捉了那胡騎都尉鄂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