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8部分

了與其他編隊的通訊能力,雖然還可以透過燈光訊號與附近的戰艦聯絡,可常薦新已經無法指揮驅逐艦編隊,也無法與第三特混艦隊聯絡上!他一邊讓人去修理電臺,一邊用燈光聯絡周圍的戰艦,集中力量攻擊美國編隊中的第四艘戰艦,此時他已經判斷出,那正是美國艦隊旗艦“賓夕法尼亞”號,原因很簡單,美國艦隊的每一次齊射都是這艘戰艦首先開始的,其他戰艦則跟著開火。如果這不是期間,哪誰是旗艦?

經過通訊軍官的搶修,電臺在三點五十分左右修好。常薦新立即與驅逐艦編隊聯絡,結果卻怎麼也聯絡不上(他還不知道房子孝少校的座艦已經被擊沉,房子孝少校已經犧牲了)。隨後,他就發出了給第三特混艦隊的這封電報。

電報的措詞說不上嚴厲,但卻帶有指責的意思。原本應該由第三特混艦隊來打主力的,而現在第二特混艦隊已經堅持了二十五分鐘了,第三特混艦隊還不見蹤影。電報就只有那麼一句話:第三特混艦隊在哪?

這一句話就已經足夠了。嚴師琪不是個不知道輕重的人,在大八丈島的時候,他就與雷少卿,常薦新這兩名年輕將領合作過,對這兩人也很熟悉。雷少卿屬於那種熱情奔放的將軍,對誰都很坦誠,很容易成為朋友。常薦新則更像是老派將領,比較沉穩,參謀長的理想人選。這也同樣意味著,常薦新絕不是那種輕易叫苦的人。不到最後關頭,他不會發出這樣的電報來。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常薦新發出這封電報的時候,“高士廉”號已經捱了近十枚炮彈,其中有兩枚是巨彈,第一枚巨彈震壞了電臺,而第二枚巨彈打在了艦艉,把整個尾甲板都炸飛了,部署在上面的幾十門小口徑高射炮全都消失得無影無蹤。還好,這並不影響“高士廉”號的炮戰能力,而另外的那些203毫米炮彈對這艘大巡的威脅都不是很大。其他兩艘大巡的情況更不妙,其中一艘已經開始下沉,官兵在全力搶救,在十分鐘前撤出了戰鬥,另外一艘身上也有了好幾個大窟窿,恐怕連五分鐘都堅持不到了。五艘重巡洋艦已經沉沒了兩艘,另外三艘全部代傷作戰。第二特混艦隊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嚴師琪沒有再次耽擱時間,14海里的距離實際上已經足夠了。雖然美國戰艦的主裝甲都有14英寸到18英寸厚,但是這些戰艦上的裝甲鋼都是幾十年前的了,強度肯定不如現在的裝甲鋼,如果以防禦能力來比較的話,美國戰艦上14英寸的裝甲板,最多相當於“尊嚴”級裝甲鋼10英寸(254毫米)的厚度。而“尊嚴”級的360毫米穿甲彈可以在25公里的距離上輕易的擊穿250毫米的裝甲鋼板,而“廣州”級的400毫米穿甲彈足以在這個距離上穿透300毫米的裝甲鋼板了。而在14海里(大概26公里)這個距離上,六艘戰列艦的主炮穿甲彈穿透美戰艦裝甲的比例不會底於三成,這已經足夠了!

艦隊轉向(實際上是單艦轉向,當時艦隊已經呈橫隊排列,各戰艦隻需要將右舷對準敵人的方向就行了)花了三分鐘的時間,同時每艘戰艦上的三座炮塔也完成了轉向,九門主炮的彈藥全都裝上了炮彈與發射藥。五十九分,炮擊引數由主火控系統下達到各炮位(只有在主火控系統遭到破壞之後,才由各炮塔單獨作戰,主火攻系統,實際上最主要的就是一具高精度的測距儀,測量到的距離引數更為精確),十秒鐘後,第一輪齊射開始。

戰列艦的齊射實際上是分開進行的,而且嚴師琪沒有集中炮火打擊某一艘戰艦,而是按照順序,從美艦隊東面第一艘戰列艦開始,第三特混艦隊的六艘戰列艦各自對應一艘敵艦。而“廣州”號位於戰列艦編隊順數第二艘(艦隊朝西航行)。正好是由“廣州”號對付“賓夕法尼亞”號,雙方的旗艦對旗艦。嚴師琪並不知道這一點,他只是按照嚴格的炮戰戰術進行的,他並不在乎打的是不是敵人的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