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唱戲、華庭聊齋應有盡有,街上小販的叫賣聲,路人的討價還價聲,才子佳人飲酒對詩,舞女藝妓琴瑟交鳴,宛如形成了一個個音符奏響了小城的繁華。
當然,今晚整個渝州城的人都知道,要說最熱鬧的地方肯定非張府莫屬了,張老爺要為他的獨子張天辦宴席,以慶祝他完成淬體踏上修道之路。修道二字對於小老百姓們來說意義可是非比尋常,在他們眼裡只要與這兩個字沾上邊的就是仙人了。那星雲府不是每年都會舉行宗試嗎?就是為了挑選有資質根骨的人進入仙門裡修行,但歷年來,渝州城裡還真是沒有誕生過幾個達到要求的人,而有幸獲得仙門垂簾的孩子,他的長輩家族都會因此水漲船高成為城裡的豪門大戶,這便是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而如今,張家少爺竟在未進入任何宗門的情況下,便自學成材引星光淬了體,這給習慣了仰望修煉者的平民百姓,其震撼有多大也就可想而知了。據說,就連宗裡都有人關注了此事。這不,張家弄出這麼大的陣仗,那條百丈之長的赤紅裘絨地龍從府門口一直鋪展到街尾,街道更是被打掃得一塵不染,天還沒黑時便張燈結綵,而那張老爺更是早早就領著全家老小正襟危坐地等候在門口相迎。這等陣仗恐怕就算皇帝老子駕臨也不過如此了。
當然,張家要迎來的貴客肯定不是那位國君大人。早前據說張天的事蹟傳到了星雲宗去,所以人們都在猜測值得張家如此重視的客人一定是宗裡的某位前輩了。
猜想歸猜想。此時也不會有哪個不開眼的去給張家添亂,就連那些等候了一天想要送禮卻連茶水都沒喝到一杯的人,更是早就自覺退了去,在附近的酒樓中訂好了位置,遙遙觀望著這邊。世人總不缺少愛看熱鬧的人,甚至因為那個傳言的緣故,更是連平日那些清高孤傲的才子都等候在街道外。不停地往這邊打量著,凡夫俗子們沒有太複雜的想法。無非就是想一睹仙人風采,能距離近些便是算沾了仙氣。
甚至就因為那個貴客的緣故,距離張家府邸近些的酒樓,連茶水錢都比平時貴了數倍。而且還座無虛席,視野好些的位置,隨便點的幾盞小酒吃食更是都能抵得上一般人家幾年的開銷。
不管來的人真的是仙人與否,酒樓裡的掌櫃們都是喜笑顏開地賺了個金盆滿缽。
夜幕已經降臨,在眾人翹首以盼了兩三個時辰後,一個身影終於出現在了地龍之上。
沒有人看見那個黑衣人是怎麼出現的,就像憑空冒出來的一般,可誰都知道這個時候出現的人肯定是正角了。沒有哪個人會傻到吃了熊心豹子膽在這個時候去搗亂。圍觀的群眾陡然精神一振,藉著兩道燈籠的微弱光芒直勾勾地盯著來人。大氣也不敢出一口,就更不要說喧譁了。
但沒過多久,圍觀的人都不免有些失望。這傳說中的仙人沒有白髮飄飄,青衣拂塵,他只是穿著一件很質地很普通甚至做工都算不上精細的黑色布衣,背上揹著一柄黑色大劍,微弱的燈光照著他的側臉,並未烘托出多少神秘瀟灑的氣質。那張臉甚至比他身上穿的黑衣還要普通。黑眉如柳,卻並不尖細。眼瞳乾淨清亮,看不見任何雜質,加上略厚的雙唇,除去長相還算俊朗以外,光從氣質上來講,這位仙人都與那些只知道死讀書的酸腐儒生沒有什麼兩樣。
而更令人失望的卻是他的年紀,怎麼看也就只有十六七歲,這一發現便讓群眾們覺得,這來的人不過就是宗門裡的一個普通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