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卻非同小可,此人特功高強,心智過人,竟然能在毫無根據的情況下,算到軍情處偵察員的退路,在途中阻擊,而且毒龍掌為江湖絕學,不能不小心對待。
隊伍潛伏在離蒙古大營不遠的地方,看著遠處更鼓聲不斷的蒙古大營,第三中隊長羅永信說道:“大隊長,我們是不是應該搞一下蒙古軍再離開。”
齊少石說道:“為什麼?”
羅永信說道:“宿州兩天激戰,傷亡也不小,我們卻一直沒有參加戰鬥,就這樣離開太便宜蒙古軍了。反正也是衝出去,我看我們應該行動一次,給蒙古軍點厲害,他們竟敢組建特戰隊,太不把我們放在眼裡。”
齊少石搖頭:“我們是軍隊,不是江湖門派,不可以有意氣之爭,還是任務要緊。”
第二中隊長劉堅也說道:“大隊長,羅隊長說得對,我們順手收抬一下蒙古軍隊,對城裡防守也有利,王爺會更安全一些。”
齊少石也被兩個隊長說活心了,回頭對第四中隊張畢劍說道:“你的意見呢?”
齊少石單獨問畢劍,是因為四個中隊張中畢劍的年紀最大,也是最穩重的人。原隊長宮尚秋隨昭平公主去雲南以後,從新組建特戰隊的時候,第四中隊是張文從總隊調來的,很深沉的一個人。聽到齊少石的問話說道:“兩位隊長說的有道理,我們特戰隊王爺說過,有一定的自主作戰權力,不影響王要任務的情況下,應該可以自由作戰。”
齊少石點點頭,看來三個中隊長全都同意行動一次,也許自己過於保守了。想想說道:“接受你們的意見,不過研究一下怎麼行動。”
四個人湊到一起,最後決定,特戰大隊一千多人,不適合進行整體行動,這樣容易暴露目標。蒙古軍包圍宿州,絕對想不到會有這種情況出現,特戰隊在兩個部隊的結合地點,越過蒙古軍防線衝到外圍去。派一支精幹的小隊潛伏進蒙古大營,秘密的執行斬首行動。把這個方向的蒙古軍王帥和將領滅掉,其它特戰隊在外面接應,要是暴露了行蹤,外面的向裡衝,迎接特戰隊員出去,然後向徐州方向撤。
有這個行動計劃,齊少石又有了新的想法,既然自己這是一個一千五百人的三個特戰中隊,根據謝英林報告,蔣君山只有八百來人,被廬州警備軍消滅得只剩二百多人,根本用不上這麼多人。
齊少石心頭已經有了想法,立即展開行動。確實,蒙古軍沒想到城裡會向外潛伏這樣多的人,宿州城裡兵力本來就不多,怎麼可能成千的向外潛伏人員。在東城和南城軍隊的結合部,是警戒線並非兵營,這樣的警戒線哪能擋住特戰隊,悄無聲息的接近,在鋼弩的射擊下幹掉崗哨,用最快的手法殲滅警戒分隊,齊少石帶領大隊人馬越過了蒙古軍的封鎖線離開宿州,繞了半圈又回到蒙古軍大營的外圍潛伏下來。
齊少石選擇了一個有樹林的地方,這裡沒有多少耕地,是一片高低不平的荒地,部隊便於隱藏埋伏。安排好阻擊陣地,等待對蒙古軍大營的斬首行動。齊少石沒有親自參與行動,不是他不想,而是畢劍說得有道理,齊少石是大隊長,負有指揮整個特戰隊行動的責任,不能涉險。最後決定畢劍帶領一百名特戰隊員執行任務。羅永信是非常不滿,主意是他先提出來的,行動時卻沒他什麼事。
畢劍穩重,帶領一百名隊員選擇的地方是一片蒿草茂盛的地段,有一條小河流過,河水不寬也不深,蒙古大軍在這紮營,也就是這裡臨近水源。幾萬人的軍隊,在沒有水源的地方紮營,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人喝馬飲,每天消耗的水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小河的岸邊,就是最好的潛進路線,行動小隊惜著荒草掩護,向大營摸去。
也許是白天的戰鬥太累了,也許是把華夏軍包圍在城裡放心,也許是很長時間華夏軍特戰隊沒有這樣行動過,亦或是馬苗根本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