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9章 決賽前軼事

備戰決賽的這幾天,對於中國隊來說總算是有一個好訊息。

那就是凌雲可以參加球隊合練了,這讓趙安雲在內心慶幸不已。

畢竟中國隊的進攻戰術很大程度都要依託凌雲在前場的串聯和組織,然而他的玻璃人體質對於球隊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定時炸彈。

他一旦缺陣,中國隊在進攻上的選擇就窄了許多,只能蹲坑大腳打防反。

現在有他歸隊,同時在場上能擔當掃蕩型單後腰的陳懿延解禁復出,這對於中國隊的中場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

對於國奧隊來說,過去在各大體育媒體的戰術視角下,往往將目光集中在有蘇鬱領銜的後防線上。

這條後防線上的每個人都特點鮮明,個人能力不俗的同時又巢狀互補,一經成型就讓人眼前一亮。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國奧隊星味並不濃重的中場組合,也隱隱有形成鐵三角的勢頭。

凌雲,技術組織型前腰,個人突破,短傳滲透的能力實屬一流,唯二的缺點是絕對速度偏慢和傷病太多。

彭俊浩,出球組織型後腰,視野開闊,長傳精準,同時有一定持球擺脫,後場推進能力的他經常串聯起由後向前的疏導工作。

陳懿延,出了名的鐵肺,國奧隊中場均跑動僅次於蘇鬱的人,防守硬朗,覆蓋面寬闊。

從宋戎退役後,中國足壇就再也沒有湧現出像陳懿延這樣有鐵腰潛質的人,國家隊主帥徐晉之,也早早就將他列入考察名單。

這樣一個緊密貼合的中場,也是中國隊能在第一場小組賽中面對巴西隊而不完全落入下風的保證。

而中國隊的前場,反而是不盡人意的。

看似個人能力出色,素有天才前鋒名號的前場三人組,卻恰恰是最不來電的。

擔當支點前鋒的劉景翼還稍好一些,而何羨和艾克拜爾兩個分列兩條邊路的邊鋒幾乎很難存在什麼聯絡。

趙安雲構想中的國奧三叉戟其實一直不曾成型,這個問題幾乎是在古米雷斯時期就存在了。

但這倆人特點太過突出,任何主教練都不可能棄用其中一個,所以這個問題就擱置下來。

以前有凌雲擔當前場司令官分配球權,串聯組織時,兩條邊路還執行正常,而一旦失去凌雲,兩個持球型的邊鋒連正常跑位都迷茫了,只得靠蘇鬱拉到中場,強行運轉起進攻。

而對陣阿根廷最後的結果,只能說天佑中華了。畢竟那場比賽,中國隊就是撿起最簡單的武器——長傳衝吊,快馬突進,生生鑿進去三個進球。

這樣的結果,可遇而不可求。

如今中國隊中場滿配迴歸,對接下來的決賽,趙安雲心下也稍稍安定了些。

至於何羨傷缺,這是個麻煩,但還在可以考量的範圍之內。

此時,趙安雲站在訓練場邊,看著球場之中活潑靈動的一群球員們,心下亦是感慨不已。

就是對比8、90年代,中國隊中也很難湧現出這麼多特點鮮明,能力出眾的球員。更別說成長自中國足球低谷時期的95-00後那批了。

改革剛起步那時候,全國上下只有6000多職業註冊球員,其中U21的註冊球員更是隻有1400多人,真是叫人看不到一點希望。

但只要挺過這一段黑暗,終究會有光輝灑進。

截止到2023年12月,中國足協的統計報告中顯示,中國職業註冊球員已經來到45.3萬人,青年球員的註冊數目達到20餘萬。

在中國保持活躍的聯賽已經來到7個級別,就在最新披露的中國聯賽十年規劃裡,中超中甲中乙三級聯賽將在2025年實現擴軍。

根據規劃:中超球隊將來到18支,中甲球隊18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