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查洛巴抱著他在耳邊大吼的那樣,蘇鬱火了,一場首秀讓英超乃至歐洲的媒體都清晰地記住了他。
比蘇鬱過去在世青賽,奧運會上留下的所有印象都要深刻,媒體紛紛打出標題,紐卡斯爾刮來了一張新科爾·代伊斯里。
科爾·代伊斯里,匈牙利人。17歲就被拜恩慕尼黑提拔至一線隊,18歲時正式成為球隊主力。
至今為止效力拜恩慕尼黑14年,期間幫助拜恩慕尼黑四次打進歐冠決賽兩奪歐冠冠軍。
20年更是隨拜恩慕尼黑創下六冠王偉業,最終在金球評選中以微弱劣勢輸給球隊的中場核心格德爾曼,但金球獎排名第二,已經是這個世界上屬於後衛的頂級榮譽了。
這個世界還沒出現一個像卡納瓦羅一樣的後衛,而在金球獎上排名第二的後衛在他之前只有1991年的義大利中後衛埃託雷·比安欽。
作為活著就已經被人討論進入歷史一陣的球員,科爾·代伊斯里無疑是這個世界邊後衛位置上的一座豐碑。
媒體傳言蘇鬱是新科爾·代伊斯里也不是完全沒有來由,在這場英超之後,蘇鬱出道以來的更多比賽集錦也被扒了出來。
防守積極穩健,進攻侵略十足,速度,對抗都是上乘,更是有一腳精準的傳中和出色的任意球功底,二者在自身特點上有著許多的共通之處。
這些年足壇身具特點的邊後衛並不稀缺,但能像科爾·代伊斯里這樣全面,能夠完全詮釋全攻全守的理念的現代邊後衛幾乎找不到第二人。
但現在有蘇鬱出現在媒體的目光之中,隨即他科爾·代伊斯里接班人的名號不脛而走,廣為流傳起來。
但對於蘇鬱而言,親身接受過馬爾蒂尼的教導同時融會貫通了五大模板的他,對於這個名號沒什麼好感冒的。
如果在前世,他有踢英超的機會,能被媒體稱為蘇鬱·馬爾蒂尼,那他做夢都能笑醒,但對於做什麼科爾的接班人還是省省吧。
所以在23輪聯賽紐卡斯爾城2:0輕取伊普舍維奇後,首發打滿全場,延續一貫出色表現並獲得隊內第三評分的蘇鬱,在路過混合區面對一干記者時。
“如何看待把我當做科爾的接班人?我想科爾現在並不需要一個接班人,我也不需要成為誰的接班人,我是我自己。”
“為何會在馬德里國王的邀請下選擇紐卡斯爾?我曾經的一位教練告訴我,能直白地面對自己的內心,是球員走向成熟的標誌,我在這裡很好。”
“……”
“如何看待薩比策認為我永遠比不上科爾·代伊斯里?他可以有他的看法,我不是在為他踢球,但恕我直言,把科爾·代伊斯里作為邊後衛的巔峰,只能說明在這個位置上攀登的人都大多平庸,沒有挑釁的意思,如果有,那是你自己以為。”
被一眾媒體堵在混合區問煩了的蘇鬱,在最後時刻撂下一句引發廣泛爭議的話。
該說英格蘭不愧擁有全歐洲最為犀利的喉舌,蘇鬱接受採訪的原文很快被掐頭去尾,配合媒體後期的添油加醋飛速在歐陸上傳播。
比賽結束的當天晚上,針對蘇鬱這一番採訪的嘴炮就已經在各種社交媒體的評論區底下打響了。
這就是託尼·亞當斯為什麼說英超是一個盛大的製片廠,在這裡足球已經被裝飾成一個複雜的集合體。
一切能被炒作的噱頭都被無限放大,一切或大或小的愛恨情仇都爭相演繹,一切爭議帶來一切的流量。
聚光燈和攝像機的加持下,絕大部分球員都為鏡頭背後的目光服務,爭相迎合披在其身上的包裝,是以在英超裡可謂左一個太子右一個帝星。
足壇中大師的風範已經被浮躁的商業運作所消磨,球迷的情緒就在這樣的氛圍中被牽動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