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新城:只有一種辦法,就是收養,對吧?你說咱們這政策真是要命啊,現在的孩子連兄弟姐妹都沒有。
于丹:所以我現在就想,人這一輩子,你就永遠做你這生命狀態中最自然的情況下所願意接受的那些事,這就是一種幸福。
其實我以前根本不想要孩子,對要孩子的事極其排斥。但是女人真過了三十五六歲以後,就開始希望有孩子。你會覺得孩子的到來,不是一個純粹的生理現象,而是個心理現象,就是你覺得現在需要這樣一種寧靜,一種愛,需要生命的一種更新,使你的生活方式和結構得到改變。
孩子對我的價值觀的改變非常大,以前我們倆的日子,那叫風花雪月啊。那時候我們一出去,都是一群沒孩子的朋友,大家一起玩。我看到有很多人在小區裡頭,跟人聊天呀,看見誰家孩子過去逗去呀,我媽以前老那樣兒,我可煩了,還老說她,說:“你對人多不禮貌啊。”我覺得這事兒可庸俗了。但你自己有了孩子就會知道,你會跟街上所有陌生的抱小孩和帶小狗的人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你就會上去誇孩子誇小狗。臺灣作家張曉風散文裡有句話,叫“庸俗而深情的生活”,我喜歡這句話,就是深情有時候是不能免俗的。沒孩子的時候覺得,我無拘無束,可以免俗,但你也會丟掉了生活裡很重要的東西。這些東西是你太年輕的時候不能明白的,後來我就覺得庸俗而深情多好啊。
我過去特矯情。我們兩口子原來住的那個複式的房子,一樓是個客廳,二樓跟客廳對應的那麼大的一個地方,放書架,那是我的書房。我老公的活動範圍在一樓,他只要在樓下動靜大點兒,我都覺得我寫不出東西,嫌煩,要安靜。但後來有孩子了,不能住那逍遙地方了,那地方在北五環外,時間成本太高,只有在北師大旁邊買一房子。把我媽我姨都接來了。什麼叫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哪,現在覺得老太太可不容易了。我家現在三室,一間是倆老太太的,一間是我們兩口子的,一間是孩子和帶她的小姐姐的。沒書房,我所有的書都是在餐桌上寫的,工作環境跟過去是天壤之別。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于丹:我就是我媽媽的女兒和我女兒的媽媽(8)
我們家的客廳很大。我坐在這端的餐桌上,看著中間的大空地,我那八十多歲的媽跟我那兩歲的孩子,拿著球在那兒扔,她姨姥姥坐在這邊,仨在那兒扔球,樂得咯咯笑。眼光越過她們,我老公在那邊沙發上,脫了鞋,膝蓋上放著膝上型電腦,在那兒寫文章或看什麼新聞。再越過他,那一端是電視,放著我們家孩子的動畫片。你聽著那聲音,從動畫片的聲音,到孩子吵吵鬧鬧,到老太太的聲音,多重聲音,多重視角,在這個環境下,我抬頭看看他們,再低頭寫的時候,你就知道你生命的動力在哪裡,你會突然間熱淚盈眶。我就看著他們,心裡想,讓時空永遠停在這一刻,就是——我自己的媽媽、姨媽還都那麼健康,我的孩子如此快樂,我老公就在不遠的地方,一家人都這麼安詳,這就是幸福!就讓他們永遠這樣,我一會兒都不捨得不看見他們。我只有這個時候寫,覺得筆底下可流暢了!
我就想,過去我為什麼就那麼矯情呢?我那屋亂一點兒都不行,都寫不出來。所以你剛才說,你這麼忙的時候有孩子;但要是沒她,我現在講不出、也寫不出這些。因為作為女人,你身上最重要的一種元素沒有釋放,就是所謂母性。其實我覺得人是一步一步終於走到你自己,你最遠的目標不是他人,而是自己,我不知道人這一生要走過多少路才終於成為你自己?如果你不做母親,你怎麼能有這麼多的感受呢?
我現在每天的指標就是最好能在晚飯前回家,陪著老的小的吃飯;如果這個目標實現不了,那就一定要在孩子睡覺之前。別人覺得我這麼忙,其實我還是一挺好的媽,因為我女兒對我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