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者的象徵。凝聚了智慧金輪,就等於是具有了大智慧,就等於是頓悟了。在地球上有一個傳說,說是佛門的佛祖釋迦摩尼曾在菩提樹下枯坐三年,終於一朝頓悟成就佛祖果位。估計跟白塵也差不多,就是凝聚了智慧金輪,頓悟成佛。
雖然不知道地球的釋迦摩尼佛祖跟現在佛教有什麼關係,但是白塵可不信釋迦摩尼就是仙界,中千世界和小千世界所有佛門的佛祖。因為釋迦摩尼才出現多長時間?而佛門存在了多長時間?根本就不可能是佛教佛祖,也許是地球佛教的佛祖。白塵也不認為釋迦摩尼祖師的法力會強大到統領眾佛菩薩的地步。所以,白塵估計釋迦摩尼那時候的頓悟也就跟自己差不多。因為,他沒有什麼大慈悲的行為,也沒有什麼大宏願。也許,他在地球建立佛教就是在積累大功德吧。
“施主果然身具慧根,竟然能以道門修行凝聚智慧金輪,成就大智慧果位。”三藏老和尚看到白塵腦後的智慧金輪,幾乎渾身顫抖,但是還好他佛法高深,很快就鎮定下來。不由感嘆道。
白塵腦後的金輪形象恢宏,金光普照。梵音陣陣,仙音嫋嫋。恍惚間如臨仙佛,如仙佛臨塵。把白塵襯托的宛如佛門的菩薩,佛陀。讓三藏老和尚非常的激動,就算是他泰山崩於倩兒面不改色鎮定也不禁渾身顫抖。這是他第一次真正的見到佛陀金輪。
他是佛門弟子,對於佛門的神通和象徵當然最是渴望。如今白塵的智慧金輪正是佛門的大神通的象徵,怎能不激動?而三藏的三個徒弟更是一臉羨慕的看著白塵腦後的智慧金輪,可以想象他們有多渴望。
“我苦修佛法數百年,想不到卻不及施主短短几十年領悟的高深,實在是慚愧啊!”三藏老和尚感嘆一聲,一臉羞愧的道。
越是虔誠的信徒,在面臨這樣的情況的時候就越是不平衡。雖然三藏大師佛法禪道高深,不至於生出不平衡和嫉妒之心。但是卻有一種羞於面對佛祖的心情,所以才如此慚愧的感嘆。他的三個徒弟聽到三藏大師這麼說也一臉羞愧的低下了頭。
“大師何必妄自菲薄?大師乃是真正的得道高僧,身具大功德,大智慧。只是機緣不到,佛門不是最將就機緣麼?大師何必介懷!”白塵微微一笑,出言道。
“而且,我佛不是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麼?這就是說,成佛僅僅是一個頓悟。與機緣和頓悟有關。大師這樣就著相了。”白塵如是道。
“呵呵,施主所言極是。是我過於執著了!謝過施主點化。”三藏法師不愧是佛法禪道高深的佛門弟子,對與佛法領悟極深。白塵短短几句話,三藏老和尚就有了領悟。呵呵一笑道。
“你等還不謝過白塵施主的教導?這對於你們以後大有幫助!”三藏對於白塵道謝一句,然後對著三個弟子道。
“謝過白塵施主指點,我等感激不盡!”悟淨,悟空和悟能三人雙手合十,閉目道謝道。
“悟淨大師,悟空大師和悟能大師,你們這是幹什麼。佛講因果,一飲一啄皆有天數。今日的果是前日的因。或今日的因乃是明日的果。何以言謝?”白塵呵呵一笑,道。
“施主果然身具慧根,具有大智慧啊。如研修佛法,必有大成就,以後不可限量。須彌山必定有施主一個果位。”誰知道三藏大師聽到白塵的話,頓時驚為天人,一臉敬佩的道。對於白塵相當的推崇,言稱白塵專修佛法定能在須彌山得果位。
須彌山,傳說中的萬佛起源,佛門聖地。乃是佛教的聖地和祥地。佛門始祖就在那裡,坐鎮講道。能在裡面有果位的至少也是金仙果位的佛陀和菩薩,可見三藏對於白塵的推崇。
佛教,講因果,講智慧,講頓悟,講功德。其中智慧,和功德是靠時間來積累的,以大毅力和大宏願來得到。但是頓悟和因果就要靠個人的領悟了。白塵如今身具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