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章 鄭一功

傍晚時分,劉海和池一依手挽手,從臺島南部的嘉義市火車站出站,打了一輛計程車前往阿里山鄉。

一路上,兩人就像真正的情侶一樣,依偎在計程車的後排座位上。劉海和池一依偶爾小聲交談,不時好奇打量車窗外的景色。

臺島的阿里山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阿里山山脈是由石水山、大武巒山、尖山、大塔山、小塔山、祝山、萬歲山、對高山等十八座,高度超過二千米的山峰所組成。

群峰環繞、山巒疊翠、巨木參天。相傳以前,有一位鄒人酋長阿巴里曾隻身來此打獵,滿載而歸後常帶族人來此,為感念他便以其名為此地命名。

阿里山的日出、雲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阿里山鐵路有七十多年曆史是世界上僅存的三條高山鐵路之一,途經熱、暖、溫、寒四帶,景緻迥異,搭乘火車如置身自然博物館。

尤其三次螺旋環繞及第一分道的Z字形爬升,更是難忘的經驗。

1900年6月12日,日國政府派小西成章、小笠原富二郎、小池三九郎及石田常平等人調查阿里山森林。

據查約有三十萬株的原始檜木林遍及整個阿里山地區,從此日國開啟了阿里山天然森林資源的濫觴。

1906年11月,小笠原富二郎發現包括今之阿里山神木的神木群。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0月25日臺島光復,日國歸還臺島給華夏民國政府。

日國人在阿里山地區持續三十餘年的亂砍亂伐,導致阿里山天然的紅檜、扁柏等珍貴樹種幾已被砍伐殆盡。

日國人荼毒臺島的這幾十年間,瘋狂掠奪臺島的各種自然資源,從阿里山這些珍貴木材上,就可見一斑。

當天晚上,劉海帶著池一依,住進了目標地點附近的一家民宿裡。

由於臺島冬天的天氣還是有些冷,外出遊玩的人不多,這家民宿的入住率也不高,劉海選了三樓一間窗戶對著民宿大門的房間。

這家民宿規模不大,比較乾淨整潔。民宿老闆是一對四十多歲的中年夫妻,祖籍華夏中部省份,還會一些老家的方言,對待華夏大陸來的劉海和池一依很是熱情。

雖然老闆夫妻都出生在臺島,但是屬於臺島所謂的外省人。

劉海之所以選擇入住在這家民宿,是因為他在來的路上,對照地圖發現,這家民宿距離目標地點最近,民宿就建在通往阿里山山頂的盤山公路路邊,目標地點就在這家民宿的背後。

從地圖上看,兩者之間的直線距離大約只有三公里左右。

而且巧合的是,如果去往目標地點,必須要從這家民宿邊繞過去才行。

兩人到了房間簡單洗漱一番,劉海讓池一依留在房間,他一個人悄悄離開民宿,打算前往目標地點附近,觀察一下地形情況。

阿里山夜間溫度較低,而且山高林密,地形複雜。民宿背面沒多遠,就是茂密樹林,密林深處根本沒有道路可供通行。

劉海雖然有神念探路,但是為了防止留下痕跡,一路上十分小心,用了快一個小時,才來到了目標地點附近。

根據孫建安提供的資料以及資訊,目標地點是在一處人跡罕至的峽谷之中。

峽谷四周都是高大的樹木,山勢陡峭險峻,地形十分複雜。

峽谷唯一的入口,就在去往阿里山山頂盤山公路邊上,也就是劉海他們住的那家民宿附近。

劉海站在一塊巨石上,掏出地圖看了看,確定兩百米外的這個峽谷就是目標地點。

他放出神念向著峽谷方向觀察了一番,思索片刻,劉海放棄了深入峽谷內部一探究竟的想法。

他就在峽谷入口附近轉了轉,並沒有深入峽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