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0部分

出發給他們的《平等論》那本小冊子,連夜尋找其中的錯漏之處,擬定對策。

效果的確不錯,至少在上午的辯論中,臺上計程車子們雖然仍舊敗多勝少,但已經能與花解語他們有攻有守,甚至逼得花解語他們不得不承認《平等論》中某些錯漏之處。

可是到了下午,原以為可以流轉敗局、信心滿滿計程車子們突然發現,風向猛轉。一個原本是指向花解語等人的一個問題,卻觸動了各地士子們之間矛盾。與其他的學說一樣,儒家也有不同的學派,不同的學派對經義有著不同的理解,有的觀點甚至截然相反。

在這個影響巨大的留園經筵上,忽然某個團體有人利用一個有著不同理解的經義觀點,向花解語發起了進攻,無疑是宣稱自己的觀點才是經義正解,這豈能被持有不同解釋的其他團體所能接受。攘外必先安內,於是乎,不等花解語等人回答,一場不可避免的儒子內部的大辯論開始了,火力甚至更強於對《平等論》的攻擊。

非但如此,隱藏在士子內部的法家、墨家、道家、縱橫家……等諸多子弟,趁機跳了出來,藉著留園經筵的機會,宣揚自己的學說,現場一片混亂,眾人甚至忘了攻擊他們真正的對手花解語他們。

這一切,完全超出了李風雲和公孫無憂等人的意料之外,又驚又喜,有人肯出頭分擔壓力,總比李風雲他們一家硬抗要強得多,所以,李風雲與公孫無憂悄悄的商量了一下,臨時決定留園經筵暫停三天,用於擴建木臺,擴建後的木臺將會最多能容納十隻不同見解的十人小隊,共計一百人在臺上辯論。

在當天留園經筵結束時,李風雲宣佈了這個決定,眾士子無一反對,李風雲又要求眾士子在這三天的時間內重新組隊,組成不同的學派隊伍,並提交給負責留園經筵的王大山,確定由哪十個團隊能參加木臺上的辯論。

整個定州城都轟動了,萬人空巷,所有人討論的都是留園經筵的話題。即便是目不識丁的苦力漢子,聽了旁人的解說,也會插上兩句嘴。

當天留園外的街道上,人滿為患,接踵摩肩,人頭攢動。有看熱鬧,賣小吃的,更有大量因為沒能參加進留園經筵辯論隊伍計程車子,讓這條街道變得擁擠不堪,來往的行人想要透過,是一件非常艱難的問題。

鑑於這種情況,李風雲臨時決定,開放定州城內駐軍一處的演武場,在演武場內另增設十處講解處,以分散人流。

這時,大慧法王也漸漸意識到李風雲所說的平等,原來與佛家所說“眾生平等”不是一回事,意識到這場留園經筵的影響力,強烈要求李風雲給他一個名額,他也要組織在定州的佛教僧人參加這場辯論,擴大佛家在百姓中的影響。為此,他可以勸說佛家各寺院為這次留園經筵捐助一大筆財物。

李風雲啼笑皆非,考慮到佛家在百姓中已經廣為流傳,沒有拒絕這一要求,要大慧法王與王大山聯絡,確定是否有資格佔據一席。

定州的佛家僧人動了起來,連夜向周邊各寺廟派出弟子,徵集能言善辯的高僧。

佛家僧人的行動,自然逃不開他們的老對手,道家觀廟的注意,道家道士當然不會坐看佛家僧侶藉著這個機會坐大,當即決定也向義武軍捐助一大筆財物,以換取一個名額,參加這場辯論。

不要小看佛道兩家的捐助,在這個戰亂的年代,佛道兩家因為其獨特的地位,都擁有不小的號召力,而且不納賦稅,擁有極為龐大的財力。光這兩家的捐助,已經足以抵消留園經筵所有的開支。

王大山自然不會拒絕這送上門來的財富,很爽朗的答應了佛、道兩家的要求。

道家更別出心裁,專門找來懂些藥理的道士,在定州城中一座道觀外擺放了一排桌子,免費為百姓治病,並拉起一杆大旗,上書八個大字:“懸壺濟世,無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