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
(十五)
蘇可馨的母親一向身體不好,而讓她曾經引以為傲的女兒居然發生了這種事情,受不了打擊的她終於一病不起,就在於珊珊住院一個星期後便去世了。禍不單行,蘇可馨的父親也因為妻子的病逝而悲痛欲絕,終日精神恍忽的他在一個月後死於車禍。一個原本美好的家庭竟然因為一份莫明其妙的妒忌而在瞬間家破人亡,支離破碎。已是滿腹的委屈與悲憤的蘇可馨終於因為一連串的不幸與打擊而徹底崩潰了!
在醫院住了兩個月的於珊珊回到學校後便聽到了同學間的竊竊私語,而他們所談的內容卻令她震驚——蘇可馨的精神狀態似乎出現了問題,除了常常一個人發呆之外,她還會自言自語,就好象一個身體裡面住了兩個靈魂一般自己與自己對話。學校已經注意到這一情況而在考慮是否要聯絡蘇可馨唯一的親人——她的奶奶來決定是讓她繼續升學還是讓她考慮退學。於珊珊不敢相信這件事情,於是開始仔細地觀察留意,但事實證明根本不需要太長的時間去證實這件傳聞,復學的第一天她就看到了“兩個蘇可馨”的詭異的場面。一個是怯懦、無助、自卑而總是在哭泣的蘇可馨,另一個則是有著冷酷、瘋狂、殘忍的眼神的蘇可馨,那個可怕的蘇可馨並不常出現,但每次出現後便總是在責罵、教訓另一個自己,而那個柔弱的她卻總是被她自己給罵到哭泣。現在於珊珊終於知道這是精神病中最詭異的那一類,俗稱“人格分裂”。就因為當初她的一念之差所犯的錯,一直都是快樂而又優秀的蘇可馨瘋了。
看著曾經的好友變成了這個模樣,聽著別人毫不避忌的在那裡“瘋子”、“小偷”地叫著、聊著,於珊珊突然感到一股莫明的心寒。她知道蘇可馨是無辜的,因為一切都是她一手導演的,但這樣的後果卻是她預料不到也承擔不起的。就因為這一個被她栽贓陷害的汙點,別人就能全盤否定蘇可馨曾經的努力與優秀,難道以前老師的信任與同學的擁戴都是一種虛幻的假象嗎?其實蘇可馨從未被人真心接受過,所以在出了事情之後,竟然沒有一個人相信她是無辜的,也沒有一個人想過要去察一察真相。相比之下,這些人更願意去擴大談論別人的缺失與不幸,併為有人可以讓他們來幸災樂禍而興奮不已。於珊珊忽然發現這些朝夕相處了近三年的同學、老師就如同這段時間裡在鏡子中看到的自己那般陌生而又麻木不仁。別說蘇可馨是無辜的了,就算她真的因為一念之差而犯下了錯誤,這些曾與她這麼親密的人也不願意去寬容地原諒她,幫助她嗎?他們並不瞭解真相啊,卻能把這個當作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來娛樂!也許是這個世道太太平了,所以他們才想用別人的不幸與汙點來肯定自己的幸福與高尚,卻在一不小心之下把他們最惡劣的人性全都暴露無疑,“人言可畏!”難道這些將來準備進名牌大學,有可能成為社會菁英的高才生們竟然不知道這四個字是可以殺人的嗎?
於珊珊看著周圍那些醜陋的嘴臉,開始覺得呼吸困難。在她陷害蘇可馨的時候,那嘴臉一定比她現在所看到的要可怕上千百倍吧!深深的罪惡感如狂風暴雨般襲來,因此而生的愧疚與悔恨又開始壓迫著她那虛弱的心臟,一點點開始甦醒的良知讓於珊珊想說出真相,但蘇可馨的遭遇卻讓她害怕啟口,曾經那麼優秀那麼受歡迎的她都會被逼瘋了,那麼這些將人性中的殘忍發揮到淋漓盡致的“高尚人群”又會怎麼對待罪魁禍首的她呢?這樣的壓力與痛苦終於讓剛剛出院,才復學三天的於珊珊再次因為心臟的原因暈倒住院,而這次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