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東方,有一片連綿的山脈,山間雲霧繚繞,古木參天。這片山林之中,隱藏著一座古老的禪院,禪院四周靜謐無聲,只有偶爾傳來的鳥鳴和溪水潺潺。
禪院的住持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禪師,他法號“靜無”,一生都在修行和傳播禪宗的智慧。
一日清晨,陽光透過樹梢,斑駁地灑在禪院的青石板路上。
靜無禪師站在庭院中,望著遠處雲霧繚繞的山巒,臉上帶著一抹淡淡的微笑。
他轉過身來,對著正在打掃庭院的學生們說道:“今日,我們來講講‘寂靜無為,無有分別’的心態。”
學生們聞言,紛紛放下手中的掃帚,聚精會神地聆聽。
靜無禪師緩緩踱步,聲音溫和而深邃:“智者是什麼樣的心態呢?他們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心中清淨寂滅,無為而無所不為,無所不為而無為。”
說到此處,靜無禪師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眾僧,見他們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便繼續道:“我們在沒有證得圓滿時,要上求佛道,修福修慧;同時,也要度化一切眾生。這上求下化看似是有為,但若從本性上看,實則寂靜無為。”
這時,一位年輕的僧人舉手問道:“師父,如何才能做到寂靜無為呢?”
靜無禪師微微一笑,指著庭院中的一棵古松說道:“你看這棵松樹,它生長在山間,歷經風雨,卻始終屹立不倒。它不求名利,不問世事,只是靜靜地生長,這便是寂靜無為的寫照。”
學生們聞言,紛紛看向那棵古松,只見它枝葉繁茂,枝幹蒼勁有力,彷彿一位歷經滄桑的智者,靜靜地守護著這片山林。
靜無禪師繼續說道:“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像這棵松樹一樣,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都能保持內心的清淨和寂靜。當我們遇到煩惱和困惑時,要學會放下執念,讓心靈迴歸平靜。”
說到此處,禪院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只見一位中年男子氣喘吁吁地跑了進來,他滿臉焦急,口中不住地喊著:“禪師救命!我家中有急事!”
靜無禪師見狀,微微皺眉,但隨即便恢復了平靜。他示意中年男子稍安勿躁,然後問道:“施主有何急事?不妨慢慢說來。”
中年男子深吸了一口氣,平復了一下心緒,然後說道:“我家中老母病重,請了許多醫生都束手無策。我聽說禪師您佛法無邊,特來求您指點迷津。”
靜無禪師聞言,心中明白,這是考驗他修行成果的時候。
於是,他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然後緩緩地說道:“你回去後,只需在心中默唸‘寂靜無為’四字,將一切煩惱和執念都放下。同時,讓你的母親也這樣做。記住,心靜則病去。”
中年男子聞言,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但他看著靜無禪師那深邃而平靜的眼神,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信任。
他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轉身離去。
數日之後,那位中年男子再次來到禪院。他臉上洋溢著喜悅和感激之情,一進門便大聲說道:“禪師!真是不可思議!我母親按照您說的方法去做後,病情竟然奇蹟般地好轉了!現在她已經能夠下床走動了!”
靜無禪師微笑著點點頭,說道:“這便是寂靜無為的力量。當你放下一切執念和煩惱時,你的心靈就會迴歸平靜和清淨。這種力量是無窮的,能夠治癒一切疾病和苦難。”
眾僧聞言,紛紛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他們明白了寂靜無為的真諦——不是消極地逃避現實,而是積極地面對一切挑戰和困難時保持一顆平靜和清淨的心。
從此以後,禪院中的學生們更加努力地修行禪宗的智慧。
他們學會了在喧囂的世界中保持一顆平靜的心;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