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蔡爾德。
“哦哦,好的,請帶我問候約翰尼先生,改天我會去探望他。”亨利明白約翰尼對斯坦利的重要性。
這就是幕僚的悲哀了,亨利雖然認識約翰尼,但也不會和斯坦利一起去探望約翰尼,這是斯坦利表現的時候,亨利不會去搶斯坦利的風頭。
當然了,這個“改天去探望”也只是客套,並不是什麼人值得澳大利亞總督去探望,約翰尼的重要只是對於斯坦利而言,對於亨利來說,約翰尼並不是亨利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就是這兩句話功夫,又有人送來最新訊息:約翰尼蔡爾德在醫院中不治身亡。
不治身亡
這個詞本身就含有濃郁的陰謀味道。
“約翰尼是被人刺殺的,這件事一定要追究到底。”斯坦利咬牙切齒。
既然人已經死了,斯坦利也就不忙著告辭。
約翰尼活著的時候對於斯坦利來說確實很重要,但死了的約翰尼對於斯坦利來說一點用處也沒有,斯坦利當然會表現出僱主的情誼,但那隻會在約翰尼的葬禮上。
“沒有證據的時候別亂說,這會影響到你的判斷。”亨利身為總督,在澳大利亞身份超脫,所以亨利可以置身事外用最冷靜的眼光看待問題。
不過斯坦利可不想冷靜,亨利知道約翰尼對於斯坦利來說很重要,但不知道重要到什麼程度。
約翰尼身為斯坦利的顧問,不僅全程參與斯坦利的競選,為斯坦利出謀劃策,而且掌握著斯坦利的資金來源,約翰尼手中有一個基金會,是斯坦利的競選資金,資金來源只有約翰尼才清楚,如果沒有了這個基金會的幫助,斯坦利競選總理最少會喪失三成優勢。
別說是三成,就算是半成的優勢也足以決定總理職位的歸屬,所以由不得斯坦利不重視,除非斯坦利不想競選成功。
“發生這種事真令人遺憾,很明顯,誰在這件事上得利最大,那麼誰就是兇手。”斯坦利不是亂說,斯坦利是要把水攪渾。
約翰尼身亡,肯定會影響到斯坦利競選總理,那麼按照“誰得利最多,誰嫌疑最大”的原則倒推,斯坦利的競爭對手詹姆斯斯卡林毫無疑問嫌疑最大。
在沒有證據的前提下,約翰尼身亡確實有可能只是一個意外,但既然這會對斯坦利的競選造成影響,那麼斯坦利就要把水攪渾,死了貧道也不能跑了道友,要受影響,那麼就大夥一起來吧。
“冷靜點啊”亨利面帶擔憂的提醒斯坦利。
身為澳大利亞名義上的國家元首,保證澳大利亞的穩定是亨利這個總督的責任,在競選即將開始的關口發生這檔子事,實在是讓人意外,亨利似乎聞到了風暴的氣息。
“對不起,亨利,現在我無法冷靜,這肯定是詹姆斯干的,這個狗孃養的婊子,我一定要他付出代價!”斯坦利已經怒火中燒,現在只想拿著家裡的雙管獵槍衝到詹姆斯家裡去。
“越是危險的時候,越是要冷靜,憤怒並不能幫助你解決問題,反而會讓你做出錯誤的判斷。”亨利儘可能勸阻斯坦利。
“好吧,我會盡量剋制,不過如果讓我找到證據,我一定會讓詹姆斯這個狗孃養的好看。”斯坦利做了個深呼吸,給亨利一個不太靠譜的保證。
亨利也只能是盡人事知天命,面帶憂色的看著斯坦利離開。
幾乎是在斯坦利得知約翰尼蔡爾德意外身亡這個訊息的同時,比利休斯也知道了事態的最新進展。
身為澳大利亞總理,比利休斯最近實在很煩。
比利休斯出生於英國倫敦,自小在威爾士長大,今年已經62歲。
世界大戰剛開始的1915年,比利休斯開始擔任澳大利亞總理。
世界大戰期間,比利休斯領導下的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