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打擊持續了近半個小時,然後大約有一個團的德國人發動了一次試探性進攻。
戰爭打到現在,步兵發起攻擊時已經不再使用密集陣型,而是步炮協同下的散兵線戰術。德國人可是交叉火力的發明者,他們對於交叉火力的理解超越這個時代所有的部隊。
這個表述不準確,至少不包括秦致遠的第一師。
早在德國人開始炮擊之前,劉子正的部隊就躲進反斜面的防炮洞內。陣地上只留下一部分觀察哨。防炮洞設施完善,和那些鋼結構的碉堡一樣,除非是被大口徑炮彈直接命中,否則防炮洞可以為戰士們提供足夠的保護。
這種保護僅限於彈片殺傷,對於衝擊波和震動的傷害無能為力。好在第一師接受過相關訓練,士兵們半蹲在防炮洞內,或者是張著嘴,或者是捂上耳朵合上嘴,能夠最大限度的避免被衝擊波和震動傷害。
呆在防炮洞裡等待炮擊停止,這簡直是煎熬。嚴禁自由走動,嚴禁交頭接耳,嚴禁抽菸吃東西,甚至連上廁所都不準,就這麼待在感覺上地動山搖的防炮洞裡,等待德國人的炮擊停止。
還好,德國人的準備遠沒有英、法那麼充分,德國人也沒有那麼多的炮彈可供浪費,炮擊只持續了半個小時,然後就開始向後方延伸。
就在這時,尖利的哨子聲響起,提醒所有沒死的人,戰鬥開始了!
第241章 心悅誠服(900推加更)
雖然只是試探性進攻,德國人還是做得一絲不苟。
等第一師的戰士們從防炮洞裡沿著地下通道衝進碉堡裡的時候,德軍已經衝過了第一道鐵絲網。
德國人的坦克現在還在研究所裡,劉子正就乾脆的沒費那個功夫去挖反坦克戰壕。雖然反坦克戰壕對於步兵也有一定的防禦作用,但同時也會給步兵提供一個天然的大掩體。
在步兵進入碉堡之前,配屬給劉子正部隊的坦克已經開上陣地,這些坦克上安裝的都是口徑為12。7毫米的重機槍,不僅能用來防空防戰車,還能用來防步兵。
首先打響的就是這些大口徑機槍。
接近13毫米粗的子彈,比成年人的大拇指還要粗,這個口徑和另一個時空中游戲裡的“大炮”是一樣的。
現實裡的大口徑機槍雖然沒有遊戲裡的大炮打中頭髮絲就死那麼變態,但捱上一發也肯定會喪失戰鬥力。如果是胳膊被打中,那麼胳膊會被打斷;如果是大腿被打中,那麼大腿也會被打斷;如果是軀幹被打中,身體會斷成兩截……
什麼叫“殺器”?
這就叫殺器!
而這樣的大殺器,陣地上有10個,還都是可移動會躲避自身防禦能力相對於步兵來說稱得上超強的大殺器。
於是當大口徑機槍開火之後,正在拼命破壞第二道鐵絲網的德國人就悲劇了。
形容彈頭組成的彈鏈,可以是火鐮,可以是火龍,也可以是金屬風暴,但都不適合形容大口徑機槍的彈鏈。嚴格說來,大口徑機槍不存在彈鏈,因為發射速度沒有小口徑機槍那麼快,所以大口徑機槍開火時是不連貫的,斷斷續續的,甚至有種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就在這樣無規律的節奏下,一顆顆葡萄大小的彈頭飛向陣地前方,摧毀碰觸到的一切物體。人體、槍支、鋼盔、岩石、甚至是支撐鐵絲網的木樁,都在大口徑機槍面前支離破碎,化作漫天飛舞的看不出原本形狀的各種小零碎……
雖然德國人已經配發了m1917式護身甲,但護身甲在大口徑機槍的彈頭面前就像是紙糊的一樣,起不到任何防禦作用。
有些士兵比較聰明,知道在關鍵部位加裝一塊鋼板,以增強防禦能力。這種方式在面對小口徑槍械的時候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