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昂,不僅沒有一點打折的意思,而已好像價格更高。根本無法大規模來製造。
孟享越檢視,越覺得氣惱。
“小花,這是三級基地還是二級基地,怎麼那麼多的不能滿足條件,無法利用?”
“主基地指揮中心已經達到了三級水平,不過受到時空科技壁壘的限制,無法展開全部功能。”小花說話雖然依舊帶著冰冷,但口氣卻是和緩了許多。
“如何突破時空壁壘?”孟享快冷靜下來道。他早就熟悉了基地,肯定是要有限制的。惱怒也沒用,只能想辦法解決。
“升到三級基地需要有關鍵技術的支援,才能逐步展開全部功能。”小花說道。
“關鍵技術?”孟享一下子想到了升二級的時候,已經離著一戰結束近二十年了,而二級基地的正是一戰結束的時候,自然不存在關鍵技術的問題。但三級基地的卻是二戰結束的時候,很多技術都沒有出現,自然需要關鍵技術的支援。
“都是哪些關鍵技術?”孟享心中也是惴惴不安,如果列出幾十條,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湊齊。
“展開三級的基本功能需要核彈技術和電晶體、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支援。”幸好小花只說了三條。孟享也理解,正是隨著核能利用和電晶體、電子計算機的出現,人類科技才迎來了新的一次大展。可能是米格…21飛機中有不少零部件是涉及到了關鍵技術,所以才會被提示不能製造。
孟享心底裡琢磨了一下小花所說的話,她只是說展開三級基本功能,或許以後還有其他更多的功能需要關鍵技術的支援。
現在顧不得這些,最關鍵的是先解決這三大關鍵技術的問題。但這三條每一條都是難於登天,幸好孟享還有一點理科底子,多了另一根金手指的幫助。
在圖靈在36年表了相關的基礎理論後,如果使用真空管拼湊一臺電子計算機也不是不可能。加上孟享跨越時空的思路指點,華夏自己現在正搞著。這一條雖然複雜,但無疑是最輕鬆的。
電晶體的出現需要牽扯到半導體,孟享對此一知半解,但模糊的一點理論也能提供一點展方向。但搞科學恰恰是方向最難把握,剩下的只是不斷的探索和實驗,在矽和鎵的框架內,電晶體半導體雖然麻煩,但也不是特別困難。
不過,核彈技術就不僅僅是方向的問題了。
39年莉澤。邁特納和奧托。漢恩現了核裂變。
此時,美國人的曼哈頓計劃已經開始啟動了,德國人的核技術也正在緊鑼密鼓的研究中,就連日本人也在開始關注。
美國人的曼哈頓可是彙集了西方優秀的科學家一起搞這個研究,在美國強大的工業基礎上,花了2o億美元,費了三年多的時間才造出了原子彈。德國人費了那麼多功夫都沒有弄出來。要讓此時的華夏來搞,恐怕也是一個遙遙無期。
指望美國人造出來,基地沾光是不可能的。
雖然美國人造出來,基地也算是時空壁壘的開啟。但如果美國人掌握了核彈,還能有華夏的滋潤嗎?孟享也不敢打賭,基地破開時空壁壘就一定能有基地產的核彈。若是那個時候再受到核訛詐,又能如何?東南亞地區繞不開美國人的身影,到時候一些佈置必然會落空。
孟享絕對不會把自己和華夏未來的前途寄託在信譽一直不怎麼樣的美國人身上。要靠自己才更容易掌控全域性。
“搞,一定要自己搞下去。砸鍋賣鐵也要搞出原子彈!”孟享狠道。後世的核彈理論也多有耳聞,比起美國人從頭摸起要更有方向感。基地提供的物質和實驗基礎也避免了在華夏手工業作坊式的工業基礎的無奈。而人才,華夏此時各方面科學家大牛不少,完全可以衝出一條自行研製核彈的路子來。
即使是鈾礦資源,孟享也知道一點,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