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飯、坐車車”的氛圍,實質上只是滿足了家長的心理,而不利於孩子的心智成熟。家長不妨以自然的狀態對待孩子,向孩子展示一個正常的成人世界。
其實,家長的這種心理可以理解,哪個孩子不是父母的寶貝,自然呵護備至,尤其是隨著計劃生育政策強大的作用,孩子更是成了重點保護物件,家長要給予十二分的寵愛,無形中,就產生了一種不捨得孩子長大的心理,“吃飯飯”就是典型。孩子已經到了該走路的年齡,父母還總是歡歡喜喜地抱著;孩子上學了,書包從來都是家長整理;到了上大學的時候,父母仍然定期去孩子宿舍拿回該換洗的衣服,順便幫孩子整理房間……
勞累的父母因為對孩子充滿了愛,所以勞累得快樂,但我還是忍不住要說:家長朋友們,我們必須要捨得孩子長大!要知道,母親的懷抱再溫暖,也不如給他一雙強健的翅膀,這樣即使母親不在身邊,他也能飛翔;父親的肩膀再結實,也不如給他站立的力量,這樣即使父親老去,他也能獨立行走;無論父母是多麼智慧、多麼有能力,都不如教給他智慧和能力,這樣才能讓他獨立面對世界。
作為父母,縱然再捨不得,也必須捨得,不能因為捨不得就牢牢地把他圈在自己愛的包圍圈裡,這對孩子是錯誤的愛。捨得讓孩子長大,孩子才能真正長大。
著名作家畢淑敏就做過這樣狠心的事!
有一天,她的兒子要出門,雖然外面陽光很好,但是颳著大風。畢淑敏就告訴兒子今天的天氣預報是風力多少,氣溫多少。北方的冬天有時候陽光明晃晃的,但有風就不暖和。如果凍病了,會發燒咳嗽……話說完了,兒子還是執意不穿厚衣服。畢淑敏就不再說什麼,看著他穿著單薄的衣服跑了出去。
在畢淑敏看來,也許他那時候就記住了冬天穿衣服,不僅要看有沒有太陽,也要看有沒有風。要讓孩子長大,就需要讓他體驗,即使凍病了,他也會因此明白要為自己負責。
估計這樣的父母很少,大概都是扭著孩子讓他穿厚衣服,否則就硬不讓他出門吧?捨不得孩子受苦,無形中就剝奪了他體驗生活的權利,剝奪了他長大的權利。
在生活中,家長不妨多給孩子一些成長的機會和空間,以捨得的心理讓孩子長大。在畢淑敏的身上還發生過一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
畢淑敏曾經做過許多年的醫生,她的兒子也因此幾乎沒有去過醫院。為了讓孩子學會看病,有一次,在兒子感冒發燒的時候,她狠狠心,讓兒子自己去醫院看病。
“你都這麼大了,得學會生病。”畢淑敏說。
“生病還得學嗎?我這不是已經病了嗎?”孩子大吃一驚。
“我的意思是你必須學會生病以後怎麼辦。”
“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後該怎麼辦,找你。”孩子成竹在胸。
“假如我不在呢?”
“那我就打電話找你。”
“假如……你最終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就找我爸。”
對於一個生病的孩子來說,這樣的逼問顯得很殘忍。但畢淑敏知道總有一天他必須獨立面對疾病。既然她是母親,就應該及早教會他生病。
“假如你最終也找不到你爸呢?”
“那我就忍著。你們早晚會回家。”兒子說。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鐘是一分鐘。得了病以後,最應該做的事是上醫院。”
“媽媽,你的意思是讓我今天獨自到醫院去看病?”孩子問道。
得到了媽媽的肯定回答,兒子說了聲“好吧”。
“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後到××醫院。先掛號,記住,買一個……”畢淑敏說。
“什麼本?”兒子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