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卻也不便多問。
忽而,一道細微的腳步聲,自亭邊傳來。
“我說你們倆人怎麼遍尋不著,原來躲在這裡啊!”
坐在一旁用心聽講的林天驚,微微轉頭望去,竟是一時間不覺出了神。
初春時節,恰是煙雨朦朧時,淅淅瀝瀝的雨滴落在柳枝上,惹得柳枝搖曳,滴在水面上濺起淡淡水霧,滴在山間小路上有絲絲細不可聞的響聲。一切都如畫般靜好。
一頂淡綠色的油紙傘在雨中移動著,煙雨之下,看不清撐傘的人,只看到頻頻挪動如燕身姿,只看到時而抬起時而落下的腳步。恍惚間覺得人影上有著幾朵桃花點綴,一身衣袍應該是月白底色的,在山間小路上顯得有些特別而又充滿韻味。
待走近了,便能看到有女子身穿月白色衣裙,星星點點的沾著些許水珠,卻愈發顯得淡靜素雅。墨色的秀髮上輕輕挽起斜插著一支薇靈簪。肌膚晶瑩如玉,未施粉黛,左手皓腕輕輕擎著淡綠油紙傘,右手攥著一把未曾展開的黑傘,自雨中漫步而來。
雙眸似水,美眸顧盼間華彩流溢,紅唇間漾著清淡淺笑。語笑若嫣然。
來人,正是為林戰倆人帶傘而來的林媚。
雨間,有美人素手撐傘。
林天驚,醉了。
……
戰城,下轄精兵五十萬,總領西北六城,居中排程所有兵馬、糧草、軍餉,是為西北三防線的最後一道。
此城極大,較之距離此地六千里的邊境六城,不可同日而語。能一口氣鯨吞精兵五十萬,自然是不可小覷。身處東門之人,哪怕是極力目眺,怕也是難見到西門。
若非如此,當年來此的詩人,也不會撫掌讚歎:“東門朝見霞,西門初見月。”
戰城沒有名字,是為當年釋門領袖釋迦牟尼坐化之地,後人為祭奠,依風水而建的一座墓。而後陸陸續續有人在此結廬而居,最後發展起來,城了一座大城。只是因為這座百年宏城門口,僅僅懸掛了一個巨大的字“戰”,故而被稱為戰城。
尋常人等,初看“戰”字,只會覺得平淡無奇。可若是落在那些書法大家,武道巨擘的眼中,卻是極不尋常。橫勾豎勒之間,一股鋒芒之意撲面而來,若是盯的久了,便會雙目生疼,淚流不止。
一個字,若僅是隻有劍氣劍意,自然不可能支撐數百年。
“大凡物不得其平而鳴。”
除了劍鋒之外,這個字中,更是有一股不甘平凡,不甘於此的不屈之意。
彷彿想要向天嘶吼,衝破桎梏,抬手逆天!
可以想象,寫下這個字的人,其修為是何等精深,其心中是何等不凡!
這便是戰城。
這便是讓異族最後止步西北難以跨界而過的戰城。
此城最中心,是一座宏大寺廟,背靠巍峨巨山,香火延綿不絕。
雖說如今釋門一脈早已斷絕,可他們的那份香火情,人族時時刻刻都在還。
……
巍峨巨山之中,一座磅礴巨宮拔地而起,破雲入天,是為整個邊境三防線的總中樞所在。
無雙武將關雲長,常勝天威衛汗青,人稱玄明雙壁的猛將,坐鎮於此,俯瞰前方六千里。
面如重棗,蓄著美髯的關雲長,頭疼的看著眼前的一份書信,皺眉道:“鬼門城守將李世民,加上這封信,已是第三次建議要招收武者入伍了。本以為故作不知,他會知難而退,沒想到他還是來了信。”
其身後,一位髮髻斑白,老農模樣的老者頭眼不抬,低頭看著眼前的行軍地圖,笑道:“你也別怪他。隆冬剛過,邊防剛剛換防之時,便損失了一萬好兒郎,兵力不足,自然是需要擴員。如今他只是來了三封信,已是極好的耐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