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但是公然出兵朝鮮的美軍卻沒有注意到。11月6日,麥克阿瑟在東京發表一則公告。公報中稱由於他已經在平壤北部收攏了包圍圈,因此朝鮮戰爭基本結束。然而,不是每一個人都像他那樣志在必得。對於親身經歷了雲山戰役的美第8集團軍的高階軍官們來說,這次戰役只是援朝志願軍潛在力量顯露的冰山一角。
此時此刻,華盛頓的人們比以往更加有理由感到惶恐不安。正如後來美第10集團軍司令李奇微注意到的那樣,當援朝志願軍首次發動進攻的時候,麥克阿瑟把它當作一次輕敵,並立即致電華盛頓,對於任何有可能阻止他炸燬鴨綠江上橋樑的禁令表示抗議。如果允許援朝志願軍穿過這些橋樑,他說,“就會對我指揮下的美**隊造成毀滅性的威脅”。參聯會立刻回電,指出中國的介入,用李奇微的話說,就是“已經成為事實。”也就是說,對於美軍是否應當繼續北上,需要作出一番痛苦的權衡。麥克阿瑟再次回電,卻與前一封電報自相矛盾地告訴華盛頓不用擔心,美國空軍完全有能力保護他的陸軍,從而失敗任何擋住去路的強敵。隨著美軍繼續一路北上,決定朝鮮戰爭最終命運的時刻似乎已經到來。在自己征服朝鮮半島的狂妄夢想與在強敵當前的局勢下置美軍安危於不顧兩者之間,麥克阿瑟最終選擇為實現自己的個人夢想而將美軍推入險境。
對此,華盛頓的高官們無可奈何。國務卿迪安/艾奇遜後來寫道:“麥克阿瑟究竟想要透過向我們展示這次驚人的軍事舉措達到什麼目的?”此時此刻尤為關鍵的是:一支全新的、驍勇善戰的敵軍突然出現在戰場上。而在大敗美軍之後,似乎轉眼之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艾奇遜補充說:“最值得我們警惕的是,他們完全有可能像上次那樣突然捲土重來,給我們造成極大的阻攔。”
11月2日至4日,在朝鮮半島另一端一個叫做“水洞”的地方,美第10軍所屬海軍陸戰隊一部在一場與雲山之戰相當規模的戰役中遭到了援朝志願軍的痛擊,44人陣亡、173人受傷。美軍士兵認定,志願軍的這次襲擊顯然經過精心籌劃。志願軍早已佈置好天羅地網,卻等不及更多的聯合**兵士北上自投羅網。水洞一役足以證明雲山之戰不是偶然巧合。這是美軍停止北上、迅速南撤,從而避免與中國發生更大規模戰爭的最後一次機會,但是華盛頓卻無所作為。艾奇遜在回憶錄中寫道:“當麥克阿瑟展開這場夢魘的時候,我們就像嚇癱了的兔子,坐在那裡袖手旁觀。”
2卷 第七十一章 -雲山伏擊戰(之五)
志願軍後續部隊很快拿下了美軍營部指揮所,一部美、韓殘兵敗將在先前的美8團指揮部200碼內建立了環形防禦帶,然後匆匆忙忙在鬆軟的河床上挖出了幾道戰壕,把數輛從沿途公路上敗退下來的坦克推了進去。這樣一來,他們具備了一點兒有限的火力,另外捕捉到了一些微弱的無線電訊號(這數輛美式坦克的無線電臺那時還能正常使用)。那天晚上,美軍一直在開火。令人感到詫異的是,雖然中**隊(當時38軍曾錯誤地判斷雲山鎮隱藏著美軍一個黑人團從而失去了追殲逃生之敵的戰機)完全可以趁機將他們一網打盡,卻沒有再次全面出擊。那天晚上,約翰遜上校認為,那天晚上援朝志願軍戰士和美軍一樣都感到十分困惑。不過,約翰遜上校還記得,志願軍戰士的困惑沒有持續到第二天。破曉時,美軍稍稍鬆懈了一口氣。他們熬過了中**隊的第一次攻擊。在這場戰鬥中,志願軍戰士很少在白天進攻。即使這是美中兩軍的第一次交鋒,美國人也覺得中**隊與朝鮮軍隊大不相同。這裡似乎仍然還抱有一線希望。從他們收到的最後一條無線電資訊看來,美援軍騎5團已經上路了。
當米勒等被困在戰壕裡的時候,美k連的其他士兵正在手忙腳亂地轉移該炮兵連的6輛榴彈炮車。他們迅速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