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瑾說:“理論上的事聽你謝師兄的,人家是貿大的高材生,什麼歷史啊,沿革啊,轉型啊,他能說得頭頭是道。我呢,說不上那麼多道道。但是這些年,北京外貿確實派了不少人出國。這些人到了國外以後,逐漸的就離開公司,自己單幹了。
“咱們公司王偉的爸爸,是北京外貿地毯科的老科長。他爸爸的徒弟就外派常駐斯洛伐克,後來自己開了一家經營地毯的商店,批發零售兼營,他就從王偉爸爸的同事,變成了王偉爸爸的客戶。”
郭瑾說:“開始公司對這些出國以後單幹的人還是很不滿意的,說這些人沒責任感吧,沒良心吧。可是後來發現,這些人到了國外,他們還是離不開跟國內做生意。
“送他們出去的公司反而成了最可靠的合作伙伴。這本來應該說北京外貿在管理海外員工方面的能力不足,管理方式方法有問題。但現在看,歪打正著,也不是一無是處。孵化了一批客戶。”
謝師兄說:“季總要搞的綜合商社,既有她研究日本商社的理論模型,也有北京外貿的實踐經驗。其實,還有你們公司的實際情況擺在那裡。
“你們公司不是一個家底很厚的公司。你們公司從一個工藝美術行業管理公司轉型為一家外貿公司,和那些能源、原材料行業管理公司轉型的企業化公司,沒辦法比。
“我們公司這樣的外貿公司在工貿一體化轉型後,直接動了人家能源行業管理公司的蛋糕。直接面對能源行業管理公司的競爭。我們才知道人家的實力。才知道誰才是共和國長子。
“你們公司先天不足,後天又營養不良。季總作為公司領導,她接手的公司就是這麼個公司,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讓她能怎麼辦?她只能用這種方法搞綜合商社,這是不是辦法的辦法。”
謝師兄說:“如果說,北京外貿當年搞的綜合商社雛形,是摸著石頭過河。是從實踐到理論的過程。你們季總借鑑北京外貿的經驗搞綜合商社,就有從理論到實踐的意思。
“季總有陳淑娜做參謀,她從一開始就想到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糟粕是什麼?這些駐外外貿員離職的時候,多多少少要佔公司點兒便宜。精華是什麼?培養了一大批客戶。
“不給你們資本金讓你們在境外註冊法人公司,是因為我們國家境外投資要經過複雜的審批。像你們這樣的公司,根本就不可能獲准以國有資金做境外投資。
“一方面是國家不準,另一方面企業不能。有了資本金,賬上有了錢,駐外的外貿員就做吃山空,沒有動力開發業務。怎麼辦呢?以貨款代替資本金。公司只能給你發貨。貨賣出去以後,你自己想辦法在當地成立公司。
“這樣設計有什麼好處呢?解決了公司和駐外的外貿員之間的利益分配的問題。公司只要所發貨物的成本加合理利潤。剩下的都是外貿員的。公司不吃虧,外貿員有動力。外貿員不用打小算盤,一開始就讓你實現自立門戶的終級目標。就像邵燕去西島,西島公司的老闆就是你邵燕。”
謝師兄說:“但是,這麼做對外貿員的壓力就大了。收益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壓力是現實存在的。首先,外貿員要解決自己生存的問題。
“邵燕和男朋友一起去西島,她這邊做著貿易公司的老闆,那邊還坐著旅行社的老闆娘。貿易公司今天不開張,那就等明天好了。邵燕有旅行社養著。你們呢?王鵬你去俄羅斯誰養你?賈勇你去巴西誰養你?你們怎麼在當地生存?”
胡兆宇說:“您說的問題正是他們所擔心的。怪不得他們一提出國常駐就愁眉苦臉呢。”
韓健問邵燕:“你跟季總是怎麼談的?國內的工作和工資還給你保留嗎?你會不會像田雯雯那樣徹底從公司辭職呢?”
邵燕說:“這一方面看公司怎麼規定。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