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日用瓷現在已經開始打價格戰了,利潤空間被殺得很薄。生產廠家手裡的貨最有價格優勢。人家可以自己出口,沒有必要跟我們這些外貿公司合作。
“我覺得咱們要搞差異化競爭。搞小眾陶瓷。我現在想換個思路。我想找一些小的陶瓷生產廠合作。做個性化陶瓷。走實用型禮品的路線。”
賈勇說完,停下來等劉明英的反應。
劉明英眼睛一亮,她揮舞著手裡一根削得很漂亮的鉛筆,笑著說:“我覺得你這個思路可以說是對症下藥。值得嘗試。”
賈勇受到鼓勵,進一步闡述自己的想法:“小眾陶瓷的好處是售價高、利潤高,不足是受眾面不廣。如果找不到對路子的客戶,籤不下單子,展覽成本收不回來的風險也還是存在的。”
劉明英覺得賈勇說的有道理,她迫切地問:“你有什麼解決辦法嗎?”
賈勇說:“我要把展覽失敗的風險轉嫁出去。我想把九平米的展位分成三個區域,找三個小眾陶瓷的生產商。我把咱們參展的全部費用一分為三,每個跟咱們合作的生產商,除了承擔三分之一的展位費以外,還要承擔三分之一的我們的參展費。
“這樣,我在參展一開始就把所有的費用收回來了。咱們自己的成交壓力就小了。這些參展商在展會上接的訂單要透過我們公司出口。他們簽訂的出口訂單裡要有我們公司的利潤分成。您覺得,我的想法可行嗎?”
劉明英興奮地說:“可行啊。不過,有個實際問題。大陶瓷廠的資訊我們能找到。小眾陶瓷廠的資訊,我們到哪裡去找呢?”
賈勇向周圍看了看,壓低了聲音說:“您是不是有個同學在廣州會展公司?他肯定知道那些要買展位的小陶瓷廠。”
劉明英用鉛筆點著賈勇,笑著說:“你可真夠狡猾的。那邊的展位還沒申請下來,你就準備一分為三給賣了。你這可涉嫌倒賣廣交會展位了啊。”
賈勇趕緊解釋說:“我們可不是倒賣,我們是成本價轉讓。展位轉讓不以牟利為目的,性質上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