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賞析:
一、原文釋義:
一輪皎潔如玉的明月從雄偉巍峨的天山之巔緩緩升起,那清輝如水般灑落在蒼茫浩渺、無邊無際的雲海之間。雲海翻湧,明月在其中若隱若現,如夢如幻。浩蕩強勁的長風以雷霆萬鈞之勢呼嘯奔騰,跨越了數萬裡的廣袤空間,一路狂舞,徑直吹過那雄偉險峻、固若金湯的玉門關。遙想當年,漢軍曾在白登道陷入困境,戰況危急;而吐蕃也一直虎視眈眈,覬覦著青海灣這片富饒豐美的土地。自古以來,這裡就是烽火不斷、硝煙瀰漫的頻繁征戰之地,無數英勇無畏的將士們懷著保家衛國的壯志豪情出征奔赴前線,然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卻在戰火紛飛中馬革裹屍,極少有人能夠平安歸來,與親人團聚。戍守邊疆計程車兵們孤獨地佇立在邊地,遙望著遠方的山川河流和故鄉的方向,心中對家鄉的思念如潮水般洶湧澎湃,臉上滿是愁苦哀傷的神色。在這同一輪明月高懸的寧靜夜晚,家中的妻子獨倚高樓,憑欄遠眺,目光中充滿了對遠方親人的牽掛和擔憂,想必那聲聲飽含著思念與哀怨的嘆息一直未曾停歇,在寂靜的夜空中久久迴盪。
二、詩篇背景:
這首詩極有可能創作於唐玄宗開元后期,那是一個唐朝對外頻繁發動戰爭,邊地局勢動盪不安的時期。眾多士兵不得不長期戍守在遙遠荒涼的邊疆,承受著戰爭帶來的生死考驗和離別的痛苦煎熬。詩人李白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深沉的同情心,有感於戰爭給百姓帶來的沉重苦難和無盡傷痛,懷著對和平的熱切向往以及對戍邊戰士和他們家人的深切悲憫,揮毫潑墨,寫下了這首飽含感慨與深刻思考的《關山月》,生動而深刻地反映了戰爭給普通民眾帶來的巨大痛苦和深深的無盡思念。
三、賞析分享:
1. 壯闊的邊關景象:“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詩的開篇猶如一幅氣勢磅礴、雄渾壯闊、震撼人心的巨幅畫卷在讀者眼前恢弘展開,瞬間將人帶入那遙遠而神秘、雄渾而冷峻的邊關世界。明月從高聳入雲、直插天際的天山背後嫋嫋升起,其清輝如銀練般傾灑而下,照亮了那蒼茫遼闊、浩渺無垠的雲海,營造出一種既宏大壯麗又夢幻迷離的氛圍。那浩蕩的長風,彷彿是大自然的巨靈之臂,具有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無盡力量,跨越了數萬裡的山川大地,一路呼嘯怒吼著吹過玉門關。明月、天山、雲海、長風、玉門關等一系列極具邊塞特色、充滿雄渾氣勢的意象相互交織、相互輝映,不僅生動鮮活地展現了邊地雄偉壯麗、廣袤無垠、震撼人心的自然景象,也為下文所抒發的深沉凝重、蒼涼悲壯的情感營造了一種雄渾豪邁而又略帶淒涼孤寂的氛圍。這種景象的描繪,給人一種視覺上的強烈衝擊和心靈上的巨大震撼,讓人彷彿能夠親身感受到邊地的雄渾壯闊與磅礴氣勢,同時也能觸控到其深藏的孤寂冷漠與蕭索悲涼。
2. 歷史與現實的交織:“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詩人以深邃如淵、洞察古今的歷史眼光,回顧了漢朝與匈奴在白登道那場驚心動魄、險象環生的激烈交鋒,又以敏銳犀利、洞察時局的目光指出當下吐蕃對青海灣那覬覦已久、蠢蠢欲動的野心和威脅。將歷史的滄桑厚重與現實的緊迫嚴峻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展現了邊地戰爭的長期性、複雜性和殘酷性。這種交織,不僅揭示了戰爭的根源往往是領土的爭奪、資源的掠奪和民族之間的紛爭與衝突,也反映了人類在歷史長河中為了利益和權力而不斷爭鬥的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