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的戰術目標,因為這時的中華軍對這套戰術己經有了十分充足的應對經驗和戰術。中華軍的戰船左右兩舷都是炮口,因此日本戰船如果是左右側靠隴過來,就會遭到中華軍的戰船左右的舷炮的猛烈打擊,由於這時雙方的距離非常接近,命中率也極高,一輪火炮齊發,致少有一大半的火炮能夠命中,而脆弱的日本戰船根本就經不起這樣的打擊,整個船體立刻就會被打得支離破碎,粉身碎骨。
雖然也有一些日本戰船十分機靈,不從中華戰船的兩側靠隴,而是選擇從船首,船尾的方向靠近過來,因為歐州帆船和中式帆船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歐州帆船的船首呈尖型,而且設有三角帆,使帆船的速度更快,操作也更靈活。但相對的,歐州帆船在船首,是無法設定火炮的。而船尾部份,側是風帆船時代,任何帆船的弱點所在之處。
不過中華軍在這方面,也作了相當大的彌補工作,在毎一艘帆船的船首和船尾,都設定了數不等的管風琴槍架,最少的也有兩架,多的會達到六架。因為新式的連發槍己經普及到虎賁軍的各個部隊中,被汰淘下來的管風琴槍都交給海軍使用,因此各船裝配的管風琴機都出過去増加了數倍,都被用來加強船首和船尾的保護,只要是敵軍的戰船靠隴過來,就用管風琴槍進行一陣猛烈的掃射,而在船甲板上等著靠隴之後,立刻就進行跳船作戰的日本士兵也馬上就被打死一大片。
而日本戰船上發射的火箭到是有不少能夠落到中華軍的戰船,這也是日本戰船等對中華軍戰船造成的最大危脅,但日軍能發射的火箭數量太少,而且又缺乏連繼性,因此也對中華軍戰船的打擊並不大,有不少火箭一落到戰船上,就迅速的被中華軍的水手、士兵撲滅了。
戰鬥進行了大約一個時辰,曰本艦隊被擊沉的戰船己經超過了六十艘,而這時參與圍攻中華軍兩支縱隊的戰船隻有一百餘艘,另外日本艦隊的後備戰船己不足五十艘,其中當然也包括三艘荷蘭戰船。而中華軍參戰的三十艘戰船,還沒有一艘被擊沉,只有三艘小船的船帆或船體燃起了大火,但還遠沒有到被燒燬的地步。其中幾艘大型戰船幾乎是毫髮無損。
范德薩一直站在甲板上觀看著遠處的海戰,同時在心裡也對目前的戰場局面和中華軍的海戰能力不斷的進行著評估,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儘量曰本還能夠與中華軍進行周旋,但只是依靠著數量眾多,才能堅持到現在,除非是中華軍的彈藥不足了,否則曰本艦隊的敗亡也是遲早的事情。
而戰鬥進行到了這一步,中華軍的艦隊始終保持著整齊的縱隊隊型,無論戰局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也沒有發生過一絲混亂,各戰船之間的位置,都沒有發生過改變。這一點也令范德薩頗為佩服,一支海軍艦隊最重要的並不是戰船的噸位和火炮的威力,而是紀律,在各種情況下都能夠堅守紀律,這才是一支出色的海軍艦隊必需俱備的素質,而在這一場戰鬥中,中華軍的海軍無疑是做到了。
當然也並不能就說中華軍海軍的戰鬥力就已經超過了荷蘭或與荷蘭相仿,畢竟現在用來測試中華軍戰鬥力的日本艦隊的實力實在是太弱了,達不到進一步測試中華軍海軍戰鬥力的水平。範徳薩認為,如果是換了荷蘭海軍,也能做到這個水平,而且絕不會比中華軍差,因此在面對更強大的對手時,中華軍還能不能做到這一步,那就不好說了。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中華軍的海軍,確實是一支很有戰鬥力的軍隊,致少需要荷蘭認真對待。
這時副官哈塞爾巴恩克走上船樓,道:“艦長,曰本人又派人請求我們出戰了,這己經是第三次了。”
范德薩點了點,如果自己不出戰,日本艦隊當然是必敗無疑,但自己參戰之後,能否改變戰局,也不好說,畢竟自己只有三艘戰船,而且現在己經可以看出,中華軍兩支縱隊領頭的兩艘戰船,論噸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