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部分

話。春闈前兩邊已下了小定,如今就等擇著日子成親了。只是長幼有序,前頭吳知霆還沒成親,做弟弟的越過去不太好。韓家倒也沒意見,他們自己家還在忙著兒子成親的事呢,到年底許茂雲就及笄,該嫁了。

再就是英國公府為次子阮麟求娶喬連波。阮夫人開口允了將阮麟記在自己名下,不過要等日後成親之時再開祠堂。而阮麟年紀尚小,今年不過是十四歲,且前頭還有個哥哥,所以先下定,待阮麒成婚之後再辦他們的婚事。

既然這樣,那麼此時阮麟還算是庶子呢,送來的小定禮自然就不會太多,且因英國公府最近煩心事多,阮夫人又忙著替阮盼那邊打算——阮盼也要嫁進永安侯府了——雖然禮數上沒什麼疏漏,但被郡王府的浩大聲勢一比,就遠遠不夠風光了。

李氏忙得腳不沾地。鄭氏雖然看得有幾分眼熱——吳知霆的親事尚未有著落——但也竭力幫忙,闔府上下,除了松鶴堂那邊,都是喜氣洋洋的。

因世子年紀長了,所以郡王府的意思是儘快成親,婚期挑了最近的黃道吉日,就在七月中,那時候綺年已經十六歲,也不算小了。只是婚期這麼近,將李氏忙了個不亦樂乎。

這時代姑娘的嫁妝講究十里紅妝,大到睡覺的床小到方便用的馬桶最好都準備上,表示姑娘雖然嫁到婆家,仍舊吃的用的都是自己的嫁妝,並不靠丈夫養,庶幾在婆家直得起腰來。

郡王府給世子成婚自然是大手筆,聘禮直接就是五萬銀子,其餘衣料首飾還不算在內。吳若釗和李氏商量了,聘禮自然全部給綺年帶回去,公中出五千銀子,另外夫妻兩個再添五千銀子給綺年備嫁妝。吳若錚是二舅舅,也拿出三千銀子來。遠在老家的吳家二老太爺財大氣粗,聽說堂外孫女一個要嫁王府一個要嫁公府,直接叫人帶了一萬五千兩銀票來,綺年一萬,喬連波五千,分別添妝。

綺年正給韓嫣和許茂雲寫信。自打吳嬤嬤版本的閒話流傳出來,尤其是蘇家親事黃了之後,兩人都要上門來看綺年,只是一個是蘇銳的表妹,一個已經跟吳知霄定了親,都要避著個嫌,所以只好書信來往。前些日子綺年也沒什麼心思,現在跟王府的親事都定下來了,倒可以仔細回封信了。

看見李氏列出來的嫁妝單子,綺年嚇了一跳,趕緊跟吳若釗夫婦商量:“我本是高嫁,這誰人不知道?郡王府也並不是看著我的嫁妝。說句不好聽的,便是我帶上一百萬銀子去,人人也只會說我不過是六品官的女兒。既這麼著,依著我說,周家有多少東西我就帶多少。舅舅舅母疼我,酌情添些也就罷了。王府送來的東西全帶回去,舅舅不是賣外甥女兒,也就夠了。表哥馬上就要娶親,表姐表妹要出嫁,說句僭越的話,哪裡不要用銀子,沒的為我糜費這許多,我拿了心裡也不安的。至於叔外祖父那邊,這添妝銀子我更不好拿了。”

李氏嘆道:“好孩子,你真是個懂事的。可你嫁的那是郡王府,聘禮那般高,你若帶去的嫁妝少了,單是那些下人都要指指戳戳的。你放心,舅母已經算過了,公中五千銀子是例,舅舅舅母這邊拿五千銀子也並不難為,你收著就是。至於你叔外祖父那邊,也是老人家疼你們的意思,且二房手頭寬鬆些,既是長者賜,你也不該辭的。”

綺年只覺得這銀子燙手,沒奈何只能把話說得再透徹一點:“舅舅舅母都是心疼我,我哪裡有不知道的。可是這銀子本是表哥表姐們的,我拿瞭如何安心?再說叔外祖父那邊離得更遠,這銀子我若拿了,日後可不知……”俗話說得好,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哪。

李氏既笑且嘆:“你這孩子就是心細,難怪你舅舅想都不想就答應了郡王府的親事。依你看怎麼著?”

綺年沉吟一下:“這銀子數實在太大,外甥女兒決不敢接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舅舅和叔外祖父疼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