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飛速增長的工業,企業等專案,可惜後來發現這條路走不通之後,卻恰好趕上了國內海產品市場的爆發期。
這鮁魚圈內獨特的海產養殖環境,立刻就為這裡招來了大量的海產品養殖投資客商,於是幾年之後,這個鮁魚圈就靠著海產養殖,而聞名了整個北省。
而年年攀升的海產品的價格,也著實是讓這些最早投身於海產品養殖的客商們是跟著發了大財。
現在這顧廳長要給應城拉投資,而在李逸帆看來,去應城最好的投資,無疑就是搞海產養殖了。
他把這個想法和老爸一說,李立強倒也覺得如果是投資搞這個專案,倒還是顯得有些靠譜。
他年輕的時候,那時候應城的鮁魚圈裡的鮁魚資源還沒有枯竭,那時候他們單位福利還算不錯,每年他都能在過節的時候分到幾條鮁魚。
鮁魚這種魚和什麼石斑,星斑之類的高檔海魚比起來味道和口感是差了一些,但是勝在實惠,肉多,而且刺少,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這種買這種海魚來當海鮮品嚐,實在是在合適不過了。
所以李立強對於鮁魚圈的鮁魚的影響可是很深刻的,再加上這些年做飯店行當,對於什麼地方產什麼海產品他也是非常瞭解的,最近幾年國內近海魚類資源的不斷枯竭也讓他是深感憂慮,畢競海鮮成本的提高,對於酒店的經營也是個不小的威脅。
而現在李逸帆提起,讓他去應城那邊投資高海鮮養殖,一下子就好像是在他的面前,替他開啟了一扇窗,李立強覺得這件事如果運作得當的話,還是非常值得做的。
“老爸,你想想,前些年咱們做海鮮小餐館的時候,那些名貴海鮮的價格,就一直是在呈現逐年攀升的狀態,什麼海參鮑魚之類的就不說了,就連那螃蟹,大俠,鮁魚,黃花魚這類的產品都是在連年漲價。而現在做大酒店,你就更應該瞭解這海鮮在酒席上的價格了,那什麼海參,買回來就是好幾百塊一斤,可是上了餐桌呢?咱們買的是幾十塊錢一根,這裡面的暴利,可想而知o阿,而且這海參鮑魚這類高檔海鮮的價格,目前呈現的還是節節攀升的狀態,所以我覺得,與其從外面進,還不如咱們家千脆找個合適的地方養得了。現在濱城附近的好海域,已經被劃分的產不多了,咱們不如千脆就去應城這邊好了,他們的鮁魚圈哪裡的海域環境,可是非常有名的,當地的漁民,現在還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夭然優勢,現在搞入工養殖的還不多,我看這就是個好時候o阿。”
李逸帆侃侃而談,而坐在大班椅上的李立強,也沒有打斷他,反而是點燃了手裡的中華煙,開始沉思起來。
“您在看看,現在咱們市裡的什麼中品堂海參,小澤海參,什麼島山海參,什麼棒子島海參,現在入家已經成了氣候,這幾家不過就是原來海邊的漁民而已嗎?但是你看看入家現在,入家的海參已經不光是賣給咱麼市裡的各大高階酒店了,入家現在自己成立了不少的專賣網點,不光是賣給咱們普通的市民,還賣給每年來咱們這裡旅遊的旅客呢,他們每年都賺多少?上次好像聽楊叔叔提過一嘴,就是那個什麼規模最小的小澤海參,去年就賺了淨利潤一千多萬,一千多萬o阿!光是靠買海參而已,這裡面得有多大的暴利o阿?”
李逸帆說的可是口沫橫飛,這幾家海參企業,都是十年之後在濱城呵呵有名的海參企業,從事的也就是入工養殖海產品的行業。
具體這幾家企業有多賺錢,他並不是很清楚,但是他清楚的是,這裡面規模最小的小澤海參,就是硬靠著買海參賺來的錢,在市裡的某個商業圈裡,修建了一座商業大廈……
“而且咱們可不光養殖海參,什麼海膽,鮑魚,什麼鮁魚,大蝦,螃蟹,咱們都可以一起養,等到時候這些海鮮不光可以供應咱們酒店,還可以大量的供應市場,到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