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是世界頂級,也能算是世界一流。
所以雖然現在他們國家隊的名頭不是很響亮,但是十幾年後的成果證明,他們現在的這套培養體系還是很成功的。
當然李逸帆也有對他們的培養體系不滿意的地方,那就是對球員小技術細節的培養。
畢竟他們屬於歐洲白種人,身體強壯,但是在敏捷,柔韌性和靈活性方面,不如南美那些國家的球員。
所以對他們的技術要求不能那麼高,而咱們的球員,在身體方面,想要在短期內達到人家的水準,那是不可能的。
那就要從技術上找補,這一點日本人做的就是很成功,所以李逸帆另外一方面,也已經派出了不少人手,打算從巴西找來一些技術教練,來教授國內的小球員一些技術技巧。
有時候在球場上,身體素質不如對手,但是技術好,卻可以彌補這樣的短板,後世的日本隊,和宇宙隊,就是典型。
他們身體是明顯的短板,可是就是靠著自己可靠的傳控技術,就可以和那些身體魔獸流的球隊對抗。
所以對腳下技術的追求,一直也是李逸帆所推崇的,最起碼他認為這樣踢出來的比賽會好看,而且也比較適合目前國內球員的身體狀況。
足球學校他打算就開辦在北省省內,開兩所,一所開辦在省城,另外一所就開辦在老家濱城。
之所以選擇這兩個地方,一來是畢竟這裡是自己的老窩,比較熟悉,而且也容易得到本地政府的支援。
二來也是因為北省本身就是一個出足球苗子的地方,十幾年過後,即便是北省的兩隻頂級聯賽的球隊已經沒落了,可是你再看看當時國內頂級聯賽裡的球員,幾乎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球員,都是來自於北省。
這就足以說明了,這塊土地的足球根基確實是夠好。
而且這年頭北省省內的足球學校也很多,好苗子比較容易找。
不過李逸帆不打算到別的學校去挖苗子,他成立的足球學校和那些學校走的不是一個路數。
他定下的規矩是盡最大的可能,去招收那些家庭條件困難,還有就是因為某些原因被家庭遺棄,但是身體健康的小孩子。
畢竟這樣環境出身的孩子,自身比較能吃苦,而且也沒有太多的牽絆。
這樣的孩子,出身很不幸,而進入社會上之後,能夠成功的也比較少,甚至能夠過上正常人生活的都不算多,很容易就會在青少年時期就誤入歧途。
自己把他們招進自己的足球學校,也是對他們好。
他搞這個足球學校,可不是像其他的那些搞足球學校的人那樣是為了錢,他已經做好了準備,每年都往這兩個學校裡扔一兩個億。
反正他不在乎這點錢,再說青訓不就是用錢砸出來的嗎?
這些孩子如果成才,有天賦的,他根本就打算讓他們在國內踢,畢竟國內的環境就是一個大染缸,讓這些孩子在國內踢球,好的也給你帶壞嘍。
還不如在他們表現出天賦之後,就把他們送到國外去,南美,歐洲都行,哪怕是在人家的低階別聯賽裡踢球,也比在國內踢要好得多。
就算踢不出名堂,也可以留在那邊,熟悉當地的環境,到時候願意踢的就在足球圈子裡混,不願意繼續的,就可以另謀出路,反正這些他都是打算當做後備人才儲備的。
養著點人,他還養得起。
而且你不要以為這是在做無用功,當年日本人就是這樣做的,他們可是放了十萬人出去,結果才造就了他們足球的今天。
而那些沒有踢出名堂的,雖然留在國外繼續混,可是再後來也給日本足球的發展,或者是企業的擴張,提供了非常好的關係網路。
這就是一筆投資,在人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