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傷的影響仍在不斷蔓延,如瘟疫般侵蝕著這片土地。有的人心急如焚,趕忙搭建起粥棚,不辭辛勞地熬煮熱粥,分發給那些飢腸轆轆、面黃肌瘦的災民們;而另一些人則四處奔走呼號,積極募集善款和物資,以解燃眉之急。還有的人親自深入災區,瞭解受災民眾的實際需求,並組織人力物力展開救援工作。他們或清理廢墟,重建家園;或安撫民心,穩定社會秩序。謝謝鄉紳們各盡所能,齊心協力,共同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然而,也有少數的人對此漠不關心,依舊過著紙醉金迷、奢靡無度的生活,對百姓的苦難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隨著帝國救災活動的持續推進,各地有心之人也紛紛上疏,為解決災害貢獻自己的才智。
不久皇帝就收到了南京方面的奏本:“今年南京乾旱和洪澇交替發生,百姓的饑荒尤其嚴重,已經由有關衙門奏聞,下廷議決定賑濟撫卹。只是饑民太多,錢糧太少,恐怕難以救濟,必須區分等級,斟酌緩急才可以。”
“以地言之,長江以北的鳳陽、廬州、淮安、揚州、滁州、和州等州府受災最為嚴重,長江以南的應天府、太平)、鎮江府受災程度次之,徽州、寧國、池州、安慶、蘇州、常州受災程度又次之。此地有三等,難於一例處下。”
“以戶言之,有的人家中炊煙斷絕,食不果腹,生命垂危,有的人家境十分貧寒,只能勉強解決一日三餐,有的人家中顆粒無收,還能借到糧食;此民有三等,很難一概而論。”
“臣日夜籌劃,今有司倉庫既虛,戶部錢糧又難遍給。於是考察古代救濟災荒的政策措施中能夠在現今施行的,只有施粥這一種方法,不需要查核戶口,不需要防範奸民冒領,極其簡便極其重要,可以施行。”
“然皆言不便,蓋緣曾有一城實施過,不知道把糧食分發到各個縣中,以致於遠方的饑民聽說後都聚集過來,主事者不能供給,導致百姓相聚而死,於是認為這種方法很難實行。”
“臣今總計南畿作粥的情況,江南北可四十二州縣,大府大縣設粥十六所,中縣減三之一,小縣減十之五,各個設定施粥的地方,大約合併相鄰地區的糧米後按日施粥。”
“凡是因為饑荒缺糧的人,不論本地還是鄰近地區的軍人、百姓,是男是女,是老是幼,人口多少,都給予粥食救濟。”
“起今十一月半,抵麥熟止,總計所需用的米不超過十六萬石,所需用的銀子為十六萬兩,就可以救活二十多萬人。”
“取用的錢財有一定的數量,不至於浪費太多,賑濟撫卹的錢財也有一定的等級,不至於浪費錢財。”
“臣聞制定的律法簡明易懂,奸邪欺詐之事就難以發生;制定的律法簡明易懂,官吏就容易施行。”
“此法一行,那些窮困飢餓、瀕臨死亡的人,早晨得到救助傍晚就能起身,它的效果非常迅速,它的功績非常巨大,扶助將倒之人,救起將死之人,未有此急者。”
“竊為此法非特宜於南畿,實可推於天下。於是作《賑粥活民事宜》,分條列款,裝裝潢成帙以獻。”
朱厚照讀完後,又開啟《賑粥活民事宜》仔細研讀起來,片刻後合上對陳敬道,:“傳諭秦金、李充嗣,一體施行不得延誤。”
陳敬應喏迅速記了下來。
朱厚照緊接著又開口說道:“席書有功,只是賑災在即不便嘉獎。先計一功。”
陳敬臉上露出笑容,恭敬地回答道:“奴婢記著了。”
朱厚照稍作停頓後,再次發話:“每日的膳食要有所削減,只四個菜品和一碗粥,只需供應素食便可。”
陳敬一聽這話,心中一驚,急忙出言相勸:“萬歲爺,這是何必?少了誰也不能少了您?您如果減了,榮王怎麼辦?”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