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頃刻之間沖淡了。
好在,張仁辦事也算快速。迅速聯絡了不少的糧商,以最低價將糧食買了回來。按照張仁的想法,那是借的,當然什麼時候還就不一定了。畢竟趙乾與多少家底,張仁也是心知肚明的,他們這位太子爺哪有錢買糧食啊。
這些糧食弄到手,張仁就準備把錢先欠著,先把眼前的難過度過了再說。就不信這群人能有這麼大膽,敢直接向太子伸手要錢!
“人,果然還是要靠自己啊!”坐在房間裡面,趙乾一個人不斷的哀嘆。面對越來越多的流民,趙乾自然想要賑災。而且南京城之中有錢人多的是,自然也不能他一個人出錢。來到南京城之後,趙乾就召集了南京城內的勳貴富商們以及討論如何賑災之事。
南京城的富商勳貴都想拜訪這位新來的太子,可是太子也不是誰想見就能見的。眼下這麼大好的機會,雖然少不了出點血,可是他們還是來了。能在太子面前露露臉,也是一件頗為不錯的事情。
而一場大宴辦下來,趙乾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這些人對著趙乾是一陣的吹捧,就差把趙乾誇到天上去了。當時可謂是賓主盡歡,可當趙乾開口要錢的時候,一個個默不作聲了。
到最後實在是躲不過去了,這個出五百兩,那個出三百兩,算是意思意思。反正這小太子身居深宮之中,也不知道錢什麼概念。稍微糊弄一下就過去了,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有那份錢,還不如多找幾個暖房丫頭,逛一逛一下秦淮河呢。
趙乾邀請了這麼多人,富甲天下者不在少數。最後卻只籌集到了五萬多兩,想想就讓趙乾跳腳。再想想現在的糧價已經是以前的三倍多了,而且還在持續地上漲之中,這錢壓根就不值錢了。
“太子殿下,奴才幸不辱命,已經將糧食運來了!”就在趙乾愁眉苦臉之際,風塵僕僕的張仁已經走了上來,小聲的對趙乾稟報道。
“張仁,你已經回來了,你籌集了多少糧食!”
“殿下,奴才已經盡力了,大約籌集了五萬石糧食!”
“五萬石糧食?”在明朝,一石差不多是是一百五十多斤。一天一人的糧食,差不多是一斤半左右。若是災民的話,有的吃也就不錯了,吃得少一點應該也沒問題。
這麼算的話,一石糧食差不多夠一個人能吃近四個月呢。再加上女人,老人,孩子相對吃的也少一些。再加上,又不太需要他們幹太多的活,消耗的也不多。其實每個人再少一點,撐一下的話。平均下來,一石糧食支撐一個人小半年應該沒問題。
可是問題是災民不是有一兩個,而是幾萬,甚至幾十萬的災民。隨著事件的推移,還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湧入南京城的。再說了,他怎麼也得賑濟幾個月吧。就憑五萬石糧食,根本不夠,差的太多了。
“不夠,差了一些,這些糧食差的太多了!”搖了搖頭,趙乾慢慢說道“張仁,你再去籌集十萬石,不,二十萬石糧食,若是不夠的話,以後再想辦法慢慢籌集!”
“二十石!”一聽這個數字,張仁當場差一點就跪了。就他手裡的五萬石糧食,還是求爺爺告奶奶,外加威逼利誘得來的,就差使出他的殺手鐧,綁票抄家了。
可以說,張仁他是使盡了渾身解數,用盡了所有手段,才勉強湊出了五萬石糧草的。就這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要不是趙乾在後面撐著,他可能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別說再湊五萬石了,就算是一兩萬石他張仁也沒那本事。不當家不知茶米油鹽貴啊,這年頭,糧食比錢貴。那些糧商雖然給太子三分面子,但一次兩次可以,不可能次次都給啊。那是錢,白花花的銀子,他們的命根子!
雖然很無奈,但思索再三,張仁還是跪了下來,老老實實的說道“殿下,奴才已經盡力了,可是,可是我們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