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熙熙攘攘,小販叫賣聲此起彼伏,街邊商鋪應有盡有。
古代繁華的街景在她眼前緩緩鋪展開來,仿若清明上河實景圖。瑾音只覺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看的目不暇接。
看了好一會,她才好奇問道:“奎叔,大山哥,咱們千水縣也就是個縣城,怎麼看起來如此繁華有氣派。”
“這你就不知了吧!”大山哥搶著回話,“咱千水縣處在幾條大河交匯處,這幾年啊,水運興起,去往蘇杭的行商少不了在咱們這邊歇腳,帶著咱們縣城也富裕起來了。”
奎叔自進了城,就牽著牛在前頭走的緩慢走,聽聞也不住點頭:“確實不錯。前些年北方一直打仗,所以水運興起,咱們千水縣可比原來富裕多了,處處能見外來的商人販賣貨物。”
瑾音點頭,原來如此。
牛車停在一處嘈雜小巷口停下,小巷比較狹窄,牛車進去怕是堵了別人家的道。大山指了指巷尾的那戶人家:“這是到大伯家了,我去敲門!”
“大山哥、二叔,快進來!”門內一個七八歲少年開啟大門,撲上來掛在他手上,很是開心。
奎叔將牛繩系在巷口的柳樹下,上前招呼這少年:“文山,這是瑾言的姐姐,你該叫瑾音姐。”
叫作文山的男孩好奇的看了看瑾音,露出笑容:“瑾音姐,瑾言和你長得真像。”
“文山,就你一人在家?”奎叔擦了擦汗,問道。
“母親出去買菜了,讓我招呼叔和哥坐一會,她一會便回來做飯,父親和慶山哥去顧府送傢俱了。”楊文山一一回道。
“叔,哥,瑾音姐姐、隨我進來喝口水。”楊文山招呼他們進去坐。
“飯就不吃了,我和你哥哥姐姐還著急去賣菜呢。”奎叔一看天色已大亮,便擼起袖子,從牛車上拎起一麻袋蔬菜、紅薯、土豆,放進小院裡,便著急要走。
這小院不大,甚至有些擁擠。院中堆滿了木料、木屑以及一些做好的傢俱。
“瑾音姐姐,你今天去看瑾言嗎?”楊文山提來一壺水,幫她們倒水,瑾音忙接過道謝。
“文山,你認得我弟弟?”瑾音一聽,便抬頭望著他。
楊文山拍拍胸脯:“當然。我和瑾言關係挺好的!瑾言他們酒樓就在書院旁邊,他算術厲害,有不懂的我還跑去問他呢。”說完這話,楊文山也有些不好意思的笑。
瑾音一想,問:“文山弟弟,你平日和瑾言接觸的多,瑾言他心裡頭還想念書不?”
“當然想!”楊文山急忙說,又猛地打住話語,瞧了眼瑾音,撓了撓頭,“瑾言雖然從來不說,可是......我知道他肯定很想的。”
瑾音正想問問楊文山關於書院的情況,門外傳來一陣爽朗大笑。
“我爹和慶山哥回來了!”楊文山聽著聲音,眼睛一亮。
只見一個和奎叔長得十分相像的中年男子推門進來,和奎叔相談甚歡。
“瑾音,你來了!”一容貌端正、體格健壯修長的少年渾身是汗,大跨步走進來,望見瑾音咧嘴一笑。
“慶山哥!”瑾音見到他只覺得親近,很是自然的打了個招呼。
印象中,瑾音自小跟著紅英和慶山哥一起玩。後來她家困難,慶山也時不時幫她。對這位兄長,瑾音發自心底的親切與尊敬。
“瑾音,你們來的正巧,快帶上東西,和我們一起去趟顧府!”坤叔用汗巾擦了把汗。
楊坤、楊奎,大山、慶山一行人又將院中的傢俱裝上車,兩輛牛車裝的滿滿的,拉著往顧府去。
坤叔和奎叔在前面趕牛,他們幾個便跟著牛車後面走,時不時幫忙推一下車。
楊慶山湊近悄悄說:“顧府家老夫人過兩天六十大壽,上府不滿十